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超级间谍的卧底之路:有人成功叛逃 有人被送进大牢

2015年11月17日 15:29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 

青年时期的菲尔比

菲尔比帮助苏联提供情报

  ■孙越

  不管是关于间谍的电影,还是真实的历史,都会存在两类间谍:一类是如“007”一样,为了国家安全不顾一切的“英雄”;另一类则是利用娴熟的间谍手法为其他国家提供本国的情报的“奸细”,而这一类间谍带来的影响似乎更大。

  最近震惊世界的间谍事件,其主角是美国人斯诺登。作为电脑高手的他将美国监控互联网的“棱镜”项目公之于众,斯诺登也被迫逃亡俄罗斯。不过,与他的两个曾经逃往苏联的前辈菲尔比、博伊斯相比,他的经历实在不算什么传奇。

  英国人金·菲尔比被公认为世界间谍史上最著名、最成功的间谍之一。出生于1912年的菲尔比毕业于剑桥大学商学院,后来被伦敦的苏联间谍阿诺德·丹麦(Arnold Dane)招募,开始为苏联对外情报机构效力,在二战及冷战期间,为苏联获取了大量的西方情报。30多年之后,菲尔比东窗事发逃亡苏联,英国举国骂他是“英奸”。但菲尔比却辩驳:“我过去认为,现在依然认为,我所从事的事业,是为英国人民服务!”

  另一位传奇间谍博伊斯,1953年生于美国,其父曾是美国联邦调查局工作人员。在博伊斯觉得功课太累而从大学辍学后,其父害怕儿子闲来生事,便为他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之一的天合公司谋到一份差事。该公司是美国联邦调查局高新技术产业的承包商,博伊斯在这里获取一些机密情报,提供给苏联,最终成为“克格勃之鹰”。事情败露后的博伊斯逃亡苏联未果,最终被送进了大牢。

  菲尔比被军情六处录用

  何为“间谍”?《说文解字》解释道:“谍,军中反间也。”使用反间计当然需要三寸不烂之舌,这是“谍”的本义。“间”怎么会跟“谍”联系起来了呢?“间(jiàn)”本来写作“闲”,清代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为《说文解字》所作的注释说:“开门月入,门有缝而月光可入。”因此“间”的本义就是门缝,泛指缝隙,有缝隙就可以使用反间计了,故称“间谍”。《孙子兵法》中把间谍分为“五间”:因间(敌国的乡民),内间(敌国的官员),反间(本来是敌国的间谍,为我所用),死间(向敌方提供假情报,事发后被敌方处死的人),生间(完成任务后活着返回的人)。

  按照《孙子兵法》的定义,菲尔比应该属于“内间”。菲尔比的父亲在印度从事东方研究,是英国著名的东方语言学专家。他给菲尔比起名“金”,是为纪念印度裔英国小说家和诗人拉迪亚德·吉卜林。菲尔比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其父不仅教会他印地语、阿拉伯语,还让他掌握了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土耳其语和俄语。17岁时,菲尔比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在校期间,他被马克思主义学说吸引,开始有意识地关注英国媒体报道的苏联人民生活状况。菲尔比那时风华正茂,正处于年轻人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的阶段。苏联生活对菲尔比极具吸引力,他参加了学校创办的社团,公开支持苏联,很快就引起了当地苏联间谍的注意。

  菲尔比乐意成为苏联间谍,并引以为豪。对菲尔比而言,苏联是英国未来理想的化身。菲尔比说:“我之所以成为苏联间谍,是因为间谍是我为理想奋斗的手段。”

  1939年,苏联情报机构开始给他分派任务:立即脱离与英国社会主义者和同情者的接触,成为一个追求功名利禄的普通人,未来应想方设法打入英国军方情报机构,即英国秘密情报局。菲尔比听说英国情报局经常与著名媒体记者合作,于是他应聘《英美商报》,后来又去《时代周刊》当记者,并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前往内战正酣的西班牙。菲尔比在做记者期间,常与苏联情报机构派驻伦敦的间谍接头,获取任务和反馈情报。

  很快,英国秘密情报局(军情六处,主要负责搜集英国国外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情报,从事间谍情报和国外反间谍活动)在1940年的夏天就找上门来,不过,他们不是来抓苏联间谍菲尔比的,而是来接纳菲尔比加盟英国秘密情报局。情报局对他的履历几乎没有做什么特殊调查,就录用了他。

  多年之后,菲尔比在回忆录中说:“他们如此轻而易举地将我吸纳进情报局,真让人感到震惊。我后来查明,军情六处对我的过去仅做了简单调查,查验了我档案上的姓名,并给出了一个简单的结论:未发现异常。”

克格勃总部

  反向培训成升职秘方

  自从菲尔比打入英国秘密情报局,苏联有史以来第一次了解了这个世界闻名的谍报机构的全部情况。菲尔比给苏联提供了很多重要情报,这些情报不但包括英方的,也包括英国间谍窃取到的其他国家的情报。比如,德国军事情报机构负责人威廉·卡纳里斯上将在暗地里背叛希特勒的情报,还有英美与德国谈判的进程等情报。由此,菲尔比受到苏联情报机构的赞赏。

  菲尔比一方面为苏联提供情报,另一方面,他还得到了英国秘密情报局的晋升。他的升职与潜伏在伦敦的苏联间谍的指点与培训分不开,换句话说,菲尔比为苏联情报机构工作,反过来极大地帮助了他在英国秘密情报局的事业。1944年11月,菲尔比升至英国秘密情报局第九处处长(反共处)。在这个职位上,他为苏联提供了更有价值的情报。

  1945年,菲尔比经历了间谍生涯中的第一次危机。当年9月4日,苏联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副总领事、苏联驻土耳其首席秘密情报官沃尔科夫,携家眷逃入当地英国大使馆,请求英国为他和妻子提供政治庇护,同时声称要向英国驻土耳其使馆的情报员提供极为宝贵的绝密情报,还要向英国高级情报官提供潜伏在英国外交部的2名苏联侦察员以及潜伏在英国秘密情报局里的7名苏联间谍。沃尔科夫要供出的职位最高的间谍就是菲尔比,这些情报是沃尔科夫在莫斯科总部英国处工作时掌握的。沃尔科夫以为大功告成,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英国秘密情报局授权处理沃尔科夫一案的,正是菲尔比本人。真是冤家路窄,菲尔比奉命飞抵伊斯坦布尔面审沃尔科夫,最后,英国以情报不属实等为由,拒绝为沃尔科夫和妻子提供庇护。菲尔比暗中与苏联秘密情报机构巧妙配合,使苏联情报人员将沃尔科夫秘密押回莫斯科。

  大难不死,果真有后福。菲尔比不久又被晋升为英国秘密情报局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合作处处长,调往华盛顿工作。他的晋升对苏联更为有利,因为他们现在可以直接获取美国情报机构的第一手资料了。不过,菲尔比在华盛顿的工作保密性更强,他为苏联情报机构工作的困难也随之增加。多年后,他在回忆录中承认,在美国工作的时候,为了在敌营中坚持生存下来,不暴露自己,他强迫自己忘记苏联侦察员的身份。

  晚年理想破灭逐渐消沉

  1950年,英国秘密情报局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合作,在阿尔巴尼亚展开越境渗透计划,菲尔比作为行动监督人,事前将全部行动计划报告了苏联。结果,英美伞兵在阿尔巴尼亚行动失败,渗透武装人员均遭逮捕和枪毙。此事件使菲尔比招致怀疑,特别是此后不久,英国秘密情报局有两名苏联内鬼暴露,使菲尔比受到牵连,几乎曝光。

  菲尔比趁英国秘密情报局还没抓到他的确切把柄之前,宣布提前退休,并远走贝鲁特当了个新闻记者。直到1963年,英国的一个老熟人出卖了菲尔比,他连夜逃离贝鲁特,先乘坐苏联邮轮前往敖德萨,后辗转去了莫斯科。

  就这样,菲尔比在苏联翻开了新的一页。他不仅被接纳为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的顾问,还被授予了将军军衔,月薪500卢布。此外,菲尔比荣膺多枚苏联奖章和勋章,其中包括至高无上的列宁勋章。

  菲尔比身经百战,间谍经验丰富,他一面给年轻的苏联间谍讲课,一面著书立说。菲尔比生活在莫斯科,时间一长,他逐渐看清苏联社会的利弊,特别看到卫国战争老兵生活穷困,深感苏联也绝非理想国,它也是复杂多变的世界的缩影。

  人到晚年,菲尔比的精神逐渐走向消沉,开始酗酒,健康状况不断恶化。1988年,菲尔比病逝,葬于莫斯科。对于菲尔比,人们争议不断。不过,东西方对他有一点共识,那就是,他的间谍工作,给苏联带来极大的利益。美国中央情报局甚至认为,由于菲尔比的反叛,使得西方国家情报机构在1944年至1951年针对苏联精心策划的项目,全都泡了汤。

博伊斯被称为“克格勃之鹰”

    “鹰隼”泄露美国卫星资料

    另一位美国间谍博伊斯算是菲尔比的晚辈,但是,他泄露给苏联的情报可不少。博伊斯,1953年生于美国,其父是美国联邦调查局工作人员。博伊斯大学辍学后,其父为他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之一的天合公司谋到一份差事。天合公司是美国联邦调查局高新技术产业的承包商,负责研发太空技术侦察产品,如间谍卫星技术,其中包括美国“流纹岩”号宇宙空间站技术,其任务是拦阻苏联境内高频和超高频波段的传输。

    在天合公司,博伊斯得到了特别通行证,有权接触公司的核心机密。美国联邦调查局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密码卫星信息传输的通信枢纽,就在天合公司的“黑色地下室”。所谓“黑色地下室”实际上就是一个水泥浇筑的、完全屏蔽的建筑,若想走进“黑色地下室”,需要穿过三道荷枪实弹的军警岗哨,那里摄像头密布,绝无一个死角,沉重而厚重的钢门,阻断了这个神秘之地与外部世界的所有联系。“黑色地下室”的最后一道防御机关,是电子密码锁,密码只有天合公司几位屈指可数的高官知道。

    “黑色地下室”看似安保措施很严密,实则管理缺失。博伊斯后来承认,他以前经常和同事在“黑色地下室”聚会,有时候能喝酒到半夜,还经常将酒瓶藏到密码机的架子上,密码破解器经常被当做鸡尾酒的调酒器。博伊斯虽然收入不菲,殊不知他是个花花公子,经常入不敷出。于是,他找来跟他一起混的小伙子李,决定将公司有关卫星和密码技术的绝密文件偷出来,卖给苏联情报部门换钱。

    博伊斯最先偷出来的,是美国“流纹岩”号宇宙空间站的一些机密文件,其中包含拦截遥感信息技术情报,还有美国所侦察到的苏联导弹试射的信息,美国联邦调查局所属间谍卫星的资料等。他们还经常向苏联国家安全部门提交美国密码机的密匙胶卷。克格勃接到他们的情报后,为博伊斯取代号为:鹰隼;为李取代号为:雪人。

博伊斯被捕时

    博伊斯被捕经过让人啼笑皆非

    依靠出卖情报,“鹰隼”和“雪人”两年挣了7万美元,这在70年代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克格勃还鼓励博伊斯回校继续念书,将来争取到美国联邦调查局或者中情局工作。博伊斯遂于1976年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可他并未辞去天合公司的工作,他可不想失去克格勃的赏钱。

    再说博伊斯的搭档李,他也像往常一样,继续在墨西哥城的苏联使馆出售博伊斯搞到的情报。1977年1月6日,他像往常一样,如约来到苏联使馆墙外,准备隔着围墙将一个小纸包扔到使馆的院子里。正当他挥手准备扔纸包的时候,却没注意到执勤的墨西哥警察正好路过,警察将李按倒在地。行人听到李的喊叫,便跑过来看热闹,其中竟有一名美国外交官。外交官以为墨西哥警察欺负美国人,准备出手帮助李。但是,听警察说李往苏联使馆扔东西,外交官便警觉起来。外交官打开李手里的小纸包,发现了胶片,那正是博伊斯提供的天合公司的美国机密文件。美国情报机构迅速介入,李被押解回国,并供出了博伊斯。

    博伊斯和李在开始审讯的时候还抵赖,说他们往苏联使馆扔东西完全处于好玩,不为名也不为利。后在压力之下终于改口,说他们向苏联出卖秘密文件,是出于对美国介入越战和“水门事件”的不满。1977年,美国法院判处李终身监禁,判处博伊斯有期徒刑40年。事后,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名官员说,博伊斯的所作所为,不啻于一场国家灾难。

    故事并未结束。1980年,博伊斯竟然成功越狱,逃往美国西北部,试图从那里逃往苏联。美国警方随即在整个美国和世界多国发出通缉令,并在博伊斯可能逃往的墨西哥、澳大利亚、哥斯达黎加和南斯拉夫等国出动警员搜寻。

    美国在多个国家搜捕之时,博伊斯根本没有出境,他就隐藏在华盛顿州的安吉利斯港。博伊斯购得一艘渔船,准备穿越白令海峡,完成自己前往苏联的计划。但是,渔民告诉他,驾渔船穿越白令海峡极度危险,生存希望不大。博伊斯遂放弃水陆,准备驾机进入苏联。于是,博伊斯又用假身份进入航校学习驾驶飞机。1981年8月21日,博伊斯在航校被中央情报局特工逮捕归案。法院宣判,由于他越狱和逃跑途中抢劫,再追加25年刑期。2002年9月16日,博伊斯被有条件释放,他在监狱里累计度过了24年。2013年,博伊斯出版了自传《鹰隼和雪人:美国的儿子》,这本书还颇受欢迎,风靡世界。

    菲尔比、博伊斯和斯诺登,是西方国家在不同时代泄露国家情报的三个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的是非功过,在不同的立场上,只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作者为旅俄作家、中俄公共关系资深专家)  

    补白

    历史上的知名间谍

    除了菲尔比和博伊斯,历史上还有很多著名的间谍,他们演绎出一段段传奇故事。

    “007”原型之一——达斯科·波波夫

    达斯科·波波夫(1912年~1981年),南斯拉夫人。1940年,他在好友的劝说下加入纳粹间谍机构。但他从心底反感希特勒的政策,于是偷偷与英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取得联系,英国军情五局正式招募了他。在德国人那里,他的代号是“伊万”,在军情五局他的代号是“侦察兵”。

    1941年7月,德国人派波波夫前往美国建立间谍小组。波波夫结合自己发现的种种迹象,判定日本人很有可能袭击珍珠港。在军情五局的协调下,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接见了波波夫,胡佛却对波波夫提供的日本可能偷袭珍珠港的情报不屑一顾。1941年12月7号日本偷袭珍珠港得手,波波夫的情报得到了验证。

    在二战期间,他巧妙周旋,既受到丘吉尔的重用,又得到希特勒的信任,出色地完成了各个秘密使命。二战结束后,波波夫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他的传奇经历被改编成故事,是英国人熟知的电影人物“007”的现实原型之一。1981年,他在法国去世。

    博士间谍——理查德·左尔格

    理查德·左尔格的真名叫伊卡·哈尔多维奇·宗捷尔,1895年10月出生,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乌克兰人。左尔格3岁时,举家移居德国,但左尔格却与俄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1918年左尔格退伍后,以优异成绩获得了基尔大学社会学的博士学位,后取得苏联国籍,并转入当时的联共(布尔什维克)。1932年左尔格踏上了日本的国土。1940年11月18日,左尔格向莫斯科首次发出德国对苏作战的警报,七个月之后德国入侵苏联。左尔格的战友们甚至还获取了包括日军南进部队编制表等绝密资料。左尔格在日本住了八年,引起日本反间谍机构的注意。1941年10月18日,左尔格被捕。1944年11月7日,左尔格被处以绞刑。

    闺中谍秀——辛西娅

    辛西娅原名贝蒂·索普,1910年出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父亲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少校。二战伊始,她利用意大利驻美国大使馆中老朋友的关系,窃得意大利海军密码系统。

    1941年5月,她化名“辛西娅”,假扮美国记者,接近法国维希政府驻美使馆新闻官查尔斯·布鲁斯。两人联手偷窃密码,并交给在外等候的英国谍报人员。辛西娅为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与大多数间谍不同,辛西娅的结局也算“完美”:布鲁斯1946年迎娶辛西娅,两人在法国乡村古堡中安然度过晚年。

    笑面双谍——武尔夫·施密特

    武尔夫·施密特,父亲是德国人,曾服务于德国空军,母亲是丹麦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他被母亲从德国带回丹麦,住在丹德边境地区。施密特后来不仅是德国公民,而且已加入纳粹党。

    作为德国派往英国的间谍,施密特1940年9月20日遭到英国军情五处逮捕。他的幽默感令英国人印象深刻。因为他长得像喜剧演员哈利·塔特,军情五处在施密特投诚之后,为他取的代号就叫塔特。

    投降后的施密特在接下来5年中,作为一名双重间谍,他一面为二战时的同盟国搜集最重要的政治、军事情报,从而为同盟国取胜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另一方面,他又以虚假情报成功地欺骗了纳粹德国,以至于直到战争结束他们仍将他视为忠诚于纳粹的间谍。他甚至一直被视为德国谍报人员中的“明星”,授予铁十字勋章,并批准出生在丹麦的他加入德国籍。

    战争期间,他在英国娶妻生子。战后,施密特在英国定居。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