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瘾】名动天下的药王孙思邈真的活了120岁?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29日电 题:曾名动天下的药王孙思邈,到底活了多少岁?
作者 上官云
如果要列举中国古代的名医,“药王”孙思邈一定会拥有姓名——他是唐代的一位“神医”,写成《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重要医学书籍,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一些养生理论,至今仍被人们推崇。
不过,说起生卒年,孙思邈却显得有些神秘,后世也曾对他的年龄争论不休,有的说他享年101岁,有的说他享年至少在120岁以上……这位拥有传奇一生的老人,到底活了多少岁?
一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医学家,很受老百姓尊敬。可身为一代名医,他最初却没敢把“当医生”作为自己的理想。
孙思邈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很聪明。他的父亲读过书,也算识文断字,但却最终未能进入仕途。出于望子成龙的心理,孙父把入仕的愿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希望孙思邈将来能光宗耀祖。
孙家本来就不怎么富裕,再加上孙思邈自幼体弱多病,免不了求医问药,一家人的日子经常过得紧巴巴。他觉得很对不起父母,再加上总能看到亲戚邻里没钱看病,便萌生了学医的念头。
但孙思邈很孝顺,不愿意违拗父亲的意愿。于是,他就在完成课业后偷偷读医书,然后把借来的医书整册抄录下来,一直背到烂熟于心。
除了孙父外,家里其他人倒不反对孙思貌学医,兄弟姐妹生病了,也来找孙思邈诊治。为此,他大受鼓舞,对医学的兴趣更浓厚了,医术也越来越精湛。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改变了孙思邈父亲的想法。有一天,孙思邈的父亲从地里干活回家,突然跌倒在地,脸色青紫,连话都说不出来。一家人顿时慌成一团。
见此情景,孙思邈跑到母亲身边,低声说出了父亲的病症以及治疗方法。孙母半信半疑,但为了救丈夫的命,还是马上去药铺买药,熬好后给孙父喝下。
一剂药下肚,孙父的脸色渐渐恢复正常,说话也顺畅起来。他改变了看法,同意孙思邈学医,同时给儿子立下一条规矩:以后若给人看病,需要把病人当成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待。
也许,连孙父自己都没想到,一代名医的试炼之路,就此徐徐展开。
二
得到父亲的许可后,孙思邈完全没了担心,一头扎进浩如烟海的医药书籍中。
他求学的道路漫长而艰辛。那个时候,医学体系还没有那么完备,孙思邈便一边钻研医书,一边谨慎实践,不断提高医术。久而久之,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
唐贞观年间,长孙皇后身体不适,在大臣的建议下,唐太宗派人请孙思邈入宫,为长孙皇后诊治。
等孙思邈到了皇宫,太医们立马炸了锅。在他们眼中,孙思邈地位低下,不过是民间的草根大夫,连点宫廷的礼数都不懂,长孙皇后身份尊贵,怎么可以让他来治病?
听完太医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唐太宗也有点犹豫不决。这时,孙思邈自告奋勇地说,自己可以“悬丝诊脉”:把一根丝线系在长孙皇后腕上,自己捏着另外一端,便能诊断病情。
一会儿功夫,孙思邈便给出了治病的方法:只需在长孙皇后左手扎一针,再吃上几付汤药就能痊愈。果然,按他给出的方案一治,长孙皇后很快就痊愈了。
有趣的是,“悬丝诊脉”并不是孙思邈诊断病情的途径。之前,他其实已经跟服侍皇后的宫女们详细了解长孙皇后的病情,也认真研究了太医们开过的药方,“悬丝”的时候,其实是在想如何开药方。
从这个故事,也足以看出孙思邈精湛的医术和过人的智慧。
三
治好了长孙皇后的病,孙思邈并没有像唐太宗提议的那样留在太医院,而是回到民间,一边采药,一边行医救人。
很多人慕名前来找他看病,或者拜师学艺,这其中就有初唐文学家卢照邻。大约公元673年,卢照邻得了一种恶疾,相传他因此头发稀疏、脸上长满毒疮,四处求医,却无人敢收治。
他不甘心就这样死去,辗转找到了孙思邈。略略一打量,孙思邈已经大概知道卢照邻得了什么病。看着卢照邻一脸凄凉,孙思邈不忍心拒之门外,便让他留下治病,还收其为徒。
有一天,卢照邻坐在院子里,看着眼前的梨树默不作声。孙思邈见了,便问开口问道:“你有什么心事呢?”卢照邻说:“我身患恶疾,就像这生病的梨树啊。”
说罢,他把写好的《病梨树赋》拿给孙思邈看。孙思邈读完,沉吟了一下说道:“你对自己的病情太悲观了。人要放宽心,积极治疗,这样病才能好得快啊。”
在孙思邈的耐心开导和精心治疗下,卢照邻的病情有了一些好转。他的心胸也开阔了许多,后来还帮助老师写完一部医学名著《千金翼方》。
四
实际上,这部《千金翼方》只是孙思邈著作之一。他在行医过程中,曾便深感前代医方散乱浩繁,难以检索,于是结合自己的经验,编著了一本医学典籍,总结唐初及以前的医学成就。
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难之际,价值更当胜于此,于是把这部书取名为《千金要方》,简称《千金方》。
其中,该书首篇所列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是中医学伦理学的基础;其妇、儿科专卷的论述,奠定了宋代妇科、儿科独立的基础……它的影响太过深远,以致有人称之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
此外,孙思邈在整理和研究张仲景《伤寒论》后,将伤寒归为十二论,伤寒禁忌十五条,为后世研究《伤寒杂病论》提供了可循的门径。他创立了从方、证、治三方面研究《伤寒杂病论》的方法,开后世以方类证的先河。
日月如梭,孙思邈也渐渐老去了。晚年,他隐居于故里京兆华原五台山专心立著,也依然很喜欢读书,直到去世,依然手不释卷。
不过,他的年龄却一直存在争议。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提到,孙思邈应该是享年101岁;也有人认为,结合《新唐书》《旧唐书》等史料推断,孙思邈享年120岁以上。此外,也有141岁、165岁等说法。
《新唐书》中的记载则是“永淳初,卒,年百余岁。”如今,我们也只能知道,在唐代永淳初年,孙思邈与世长辞。
五
为了纪念孙思邈,人们为他建庙塑像、树碑立传。《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也被广泛应用,还流传到海外。
有许多人说,人们怀念孙思邈,不光是因为他高超的医术,也是因为感念于他崇高的医德。在《千金要方》中,他也把“大医精诚”的医德规范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专门立题。
孙思邈始终认为,医生必须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唯一职责。一生中,他对前来求医的人,不分高贵低贱、贫富老幼,都一视同仁;出外治病也不避寒暑,不顾辛劳,次次全力以赴。
他还提倡,医生治病时不能借机索要财物,应该无欲无求。在孙思邈眼中,动物的生命也值得重视,据说,他从不用动物入药,“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
这一辈子,孙思邈没给子孙们攒下多少物质财富,留下的是“药王”的美誉和无数老百姓的怀念。他去世时还留有遗嘱:要薄葬,不要焚烧那些纸扎的阴间器物,祭祀时也不要宰杀牲畜。
身为医者,孙思邈,是一个值得铭记的人。(完)
相关新闻:
文化新闻精选:
- 2024年12月22日 19:00:51
- 2024年12月22日 18:58:09
- 2024年12月22日 09:45:58
- 2024年12月22日 09:29:37
- 2024年12月22日 08:35:14
- 2024年12月21日 20:42:42
- 2024年12月21日 18:51:05
- 2024年12月20日 11:33:57
- 2024年12月19日 11:09:13
- 2024年12月19日 10: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