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话非遗保护与传承:有人气才有活力
中新网温州4月24日电(记者 潘沁文)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期间,多位温州市人大代表就此话题提出建议,他们共同表示,要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更多人加入到此队伍中来,有人气才有活力。
“非遗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现代生活中,非遗不仅代表了文化传承,而且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提高生活品味。”温州市人大代表、温州市瓯窑非遗“烧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瓯窑研究所副所长章长才说道。
对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章长才认为最重要的是后备力量的培养,这样才能使非遗生生不息。为此,他建议,在当地高校设立文创文旅和非遗保护研究相关专业学院,
章长才说:“老一辈的非遗传承人学历普遍不高,在高校开设专业课程,有利于提高非遗从业队伍的文化认知、审美情趣、艺术水平,从而更好地传承非遗技艺。同时,非遗与文创文旅产业融合,能够实现‘双赢’。”
“非遗走进校园十分有必要。”温州市人大代表、中国手工艺大师、温州市瓯塑艺术学会会长郑央凡认为,非遗还应该走进中小学课堂,让孩子们从小耳濡目染,领悟非遗高超、精湛的创作技艺与蕴藏的价值,培养孩子们学习传承非遗的兴趣。
据了解,温州有丰富的文化遗存,现有人类非遗代表作项目2项,人类急需保护的非遗项目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4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5项;市级非遗项目747项。
“温州有这么多的非遗项目,但其中有一些连当地人都没有听过。”郑央凡坦言,让她担忧的是,一些富有特色的非遗项目面临消失,许多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的民俗备受冷落,许多民间独门绝技后继乏人。
郑央凡说:“非遗不能总是‘高高在上’,它必须融入人们的生活。”她建议,加强非遗的宣传展示,提高公众认知度;更重要的是,促进非遗保护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以瓯塑为例,历史上瓯塑被广泛应用于庙宇、民居、家具及嫁妆等的装饰,为了让瓯塑走进寻常百姓家,郑央凡尝试在室内装饰、鞋、眼睛框架等行业融入瓯塑元素。
“非遗技艺在当代已然不是人们的生活必需,但它仍可以为社会‘锦上添花’。”郑央凡说道。(完)
- 专题:2020年地方两会
文化新闻精选:
- 2024年11月14日 21:26:10
- 2024年11月14日 20:23:08
- 2024年11月14日 20:22:44
- 2024年11月14日 20:21:56
- 2024年11月14日 20:21:36
- 2024年11月14日 20:20:56
- 2024年11月14日 18:24:09
- 2024年11月14日 18:12:18
- 2024年11月14日 18:01:58
- 2024年11月14日 14: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