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用“新”传承 吉林满族传统文化收获年轻粉丝

用“新”传承 吉林满族传统文化收获年轻粉丝

2020年08月22日 10:22 来源:雷竟技平台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用“新”传承吉林满族传统文化收获年轻粉丝
    陈秋菊在直播。陈秋菊供图

  中新网吉林8月22日电 (苍雁 石洪宇)陈秋菊将毛毡擀制所需要的原料一一摆放在镜头前,直播即将开始。以直播这种新的形式传授满族传统手工技艺,是陈秋菊的一次尝试。

满族毛毡擀制作品。 苍雁 摄
满族毛毡擀制作品。 苍雁 摄

  42岁的陈秋菊作为满族毛毡擀制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受当地文化馆之邀参与到某平台直播中。

  陈秋菊所居住的吉林省吉林市,是满族重要的发祥地,域内有20多万满族人口,满族历史遗址遗迹众多,满族民俗风情浓郁。

  陈秋菊从母亲那里“继承”了毛毡擀制技艺。其印象中,童年时代所有的玩具都是母亲自制而成的“毛毡玩偶”。

  “这是一种满族特殊的织造工艺,先将羊毛、骆驼毛用热水浸湿,后挤压,并制成为‘毡’的无纺织型毛织品。”陈秋菊认真对待一周两次的直播。直播中,她会就怎样选料、擀毡、定型等技法,以及满族毛毡的历史等知识与粉丝进行分享。

陈秋菊在制作毛毡擀制作品。 苍雁 摄
陈秋菊在制作毛毡擀制作品。 苍雁 摄

  吉林市满族联谊会会长爱新觉罗恒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已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可并关注满族文化。

  “用多媒体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可以把本民族优秀的文化推广和传承下去。”恒绍称,吉林市作为中国满族文化的引领地,其域内有满族饮食、服饰、剪纸、医药等158项满族相关的非遗项目。

  “这些优秀的满族文化通过抖音、微信等新媒体展示,会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不要断代。”恒绍所述中,就包括日常开讲的微信满语班。

陈秋菊在制作毛毡擀制作品。 苍雁 摄
陈秋菊在制作毛毡擀制作品。 苍雁 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世界濒危民族语言进行调查,满语被标记为“极度濒危”。为拯救满语及满族文化,吉林、黑龙江、辽宁等省份近年来以多种形式开设满语培训班。

  “为了方便学习,我们在微信群中定期开设满语班,由年轻的满语老师教授一些日常满语。”恒绍认为,此种方式便捷有效。

  除却线上直播收获的粉丝,陈秋菊在当地繁华商圈开设的手工课堂同样吸引着年轻人的关注。“年轻人愿意用传统技艺制作钱包、卡通玩具,也尝试制作毛毡靴等实用性物品。”陈秋菊称,几位年轻的大学生是发烧友,时常来这里练习技巧。

  陈秋菊10岁的女儿张竞文也是发烧友之一。已经独立完成多个作品的10岁女孩,将母亲童年里的玩具“传承”进自己的童年。(完)

【编辑:刘欢】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雷竟技平台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雷电竞下载官网 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