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走进颐和园 讲述历史遗迹与大运河的故事
中新网北京11月8日电 (记者 于立霄)2020北京大运河文化节活动之一、“颐和园昆明湖+绣漪桥”云上直播讲堂8日在颐和园举行,专家学者乘船带观众感受乾隆当年乘船进入昆明湖所见的盛景。
昆明湖是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绣漪桥闸是位于绣漪桥外的水闸,历史上一直是长河的起点,也是昆明湖最大的出水口。清代时从绣漪桥闸流出的昆明湖水流入长河,使昆明湖成为当时北京城的水库。
颐和园管理处研究室主任赵晓燕、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博士研究生朱强或乘船或步行,边走边说颐和园著名景点的起源、变迁及历史故事。
首先他们来到绣漪桥,此桥为汉白玉单拱桥身,单侧有43个台阶,桥身造型与玉带桥极为相似。京城百姓也称它为“罗锅桥”。
绣漪桥是运河通往颐和园的第一桥,也是清乾隆皇帝从城内由水路去往昆明湖的必经之地。在颐和园内,此桥是最高的桥梁,高约9米,乘船穿过桥洞,眼前豁然开朗,昆明湖的景色映入眼帘。
在绣漪桥的昆仑石前,专家驻足介绍,昆仑石碑四面刻有乾隆御笔行书御制诗。诗文描述夏季乾隆皇帝从西直门外的高粱桥乘船至清漪园避暑时,长河两岸美景及水利设施与农事景象。
赵晓燕、朱强从绣漪桥码头登船,沿途介绍了凤凰墩、西堤六桥、景明楼、十七孔桥、铜牛等景点。
游船从南湖岛码头上岸,来到了“广润灵雨祠”,这是皇帝祈求降雨的重要寺庙之一,乾隆亲笔题祠额“广润灵雨祠”。据介绍,由于乾隆皇帝多次亲临此地求雨灵验,之后他将广润祠改名为“广润灵雨祠”。
沿着十七孔桥,来到了坐落于廓如亭北面堤岸上的铜牛。铜牛铸造于清乾隆二十年,是乾隆皇帝仿效大禹治水时铸铁牛镇水的典故而造的,表达了对昆明湖水利功能的高度重视。铜牛铸造精美,牛背上铸篆文乾隆御笔《金牛铭》,是中国古代青铜铸造艺术和水利文化的重要物证。
步行至二龙闸时,这是东堤上最重要的一座出水闸口。由于有两个出水口,所以被称作“二龙闸”。二龙闸主要控制昆明湖东部水流,可用于泄洪、调节水位、灌溉园外农田,还可接济圆明园、畅春园等园林用水。
2020北京大运河文化节“云上运河”系列直播活动从11月7日持续至13日,邀请文物专家、文化名人等,走进大运河北京段沿线的7个区,从考古、修缮、保护和利用等方面入手,介绍与大运河有关的地标建筑和历史遗迹,感受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2020北京大运河文化节由北京市委宣传部、雷竞技电竞 主办,市委网信办、市发改委、市文旅局、市文联、市广电局、市文物局、市体育局、通州区委、通州区人民政府承办,大运河北京段沿线各区委宣传部和文旅局协办。(完)
- 专题:2020北京大运河文化节
文化新闻精选:
- 2024年11月21日 17:08:34
- 2024年11月21日 16:00:12
- 2024年11月21日 15:41:44
- 2024年11月21日 11:27:08
- 2024年11月21日 11:26:34
- 2024年11月21日 11:14:42
- 2024年11月21日 09:10:14
- 2024年11月20日 16:49:28
- 2024年11月20日 13:22:41
- 2024年11月20日 1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