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快抓紧妈妈的手
去天堂的路
太黑了
妈妈怕你
碰了头
快抓紧妈妈的手
让妈妈陪你走
妈妈
天堂的路太黑
我看不见你的手
自从倒塌的墙
把阳光夺走
我再也看不见
你柔情的眸
孩子你走吧
前面的路
再也没有忧愁
没有读不完的课本
和爸爸的拳头
你要记住
我和爸爸的模样
来生还要一起走
妈妈别担忧
天堂的路有些挤
有很多同学朋友
我们说不哭
哪一个人的妈妈
都是我们的妈妈
哪一个孩子
都是妈妈的孩子
没有我的日子
你把爱给活的孩子吧
妈妈你别哭
泪光照亮不了我们的路
让我们自己
慢慢地走
妈妈
我会记住你和爸爸的模样
记住我们的约定
来生一起走
在汶川大地震的灾难发生之后,有一首诗歌开始在互联网、手机短信中不断流传,有人看过诗后含着泪去捐款,也有人因为被诗歌感动而再次捐款600万。这首被称为“价值600万”的诗歌《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因此轰动一时。然而,当大家开始找寻这首佚名诗歌作者时,却一下子冒出了至少六七个“作者”,一场争论拉开帷幕。
感人 一首佚名诗歌感动国人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被网友评价为是一首没有华丽的文词,一句句亲切的话语,将悲惨劫难中母子的真情演绎得真实而动情,令读诗的人几度哽咽。
当初收到以这首诗为内容的短信时,有孩子的、没有孩子的人都被震撼了。“我就好像置身在灾难发生的地方,亲耳听到了无数孩子沙哑的求救声,觉得心里很刺痛。后来转发给了手机里所有的朋友,大家都很难受。”正在上大学四年级的学生王婷说,看了诗之后她和同学都更加积极地参加了募捐活动。
中国通信业媒体人乔楠在博客上转载了这首诗,称这首诗感动了盛大总裁陈天桥,5月16日盛大网络宣布再捐600万元,捐款总额达到1000万元。
惊人 诸多“作者”纷纷站出来
当大家意识到这首诗歌的作用如此之大后,许多人开始寻找诗歌的作者。
一位网友这样写道:“我对作者充满了感激,对作者的真情充满感念。”然而,结果却令所有的人都愕然,因为冒出来的“作者”太多。一位网友罗列了一个名单,包括天津一鸿、任志娟、山东苏善生、文烛以及紫紫、李某、江湖夜雨等等,网友的评价是“人数之多,令人咂舌,也令人汗颜”而这其中,争论最多的是来自山东的苏善生和“天津一鸿”,两人的博客几乎成了“声明基地”,点击率也很快提高。
据悉,这首诗最早出现在5月13日上午的百度贴吧,随即被网友们到处转载。原帖没有署名作者,现在已不存在,有网友通过人肉搜索,最终查出作者是山东日照市的青年作家苏善生。而湖南卫视直播的《五月的烛光》诗歌会上,主持人正式向大家介绍,称这首诗的真正作者是苏善生。苏善生之后对媒体承认诗歌出自其手,并表示是他看到一组有关地震中孩子的照片后,模仿徐志摩一首诗的格调写的,由于没有考虑诗歌会流传这样广,所以没有署名。
网名“天津一鸿”称自己是原诗作者,但他的诗歌发表在5月14日。之后,大家就在证据方面开始不断争议。苏善生说是根据自己2005年给去世女友的诗歌改编的,“天津一鸿”在博客里说:“我的这篇小诗,不仅14日早上发在博客里,随后还发在天津‘金地格林世界业主论坛’等网站上,还有我们机关的内部网站上。”他还表示自己敢于公布工作单位、姓名等具体信息,以此证明。苏善生也表示自己有证据证明,并且已经到公证处公证过了,只是不愿意公布。而媒体的介入令事件越发扩大,原本一首感人的诗歌,一个充满感情的作者,却引来了大家不愿意看到的“炒作嫌疑”。
恼人 网友愤怒越积越多
记者昨日采访著名诗人伊沙,请他从诗歌本身进行分析。伊沙说:“从诗歌本身来看,肯定不是目前活跃在诗歌圈子里的专业诗人所作,因为诗歌的诗体比较滞后,不是目前诗人们习惯采用的诗体,感觉有些像歌词,像早期汪国真的诗歌感觉,作者应该是不经常写诗的人。就诗歌内容而言,因为比较符合全国的大氛围,生逢其时,虽然是用落后的‘歌词体’但因为有真情,所以能打动人,我当时看的时候都是非常感动的。”
而对于无数人的争论,伊沙说:“我想,最初原作者不署名的原因,应该是没有想到要创作,因为这类诗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似曾相识,里面的词语非常熟悉,原作者有感而发,套用了一些现成的词和格式,没有想过是创新。”
随着该诗歌作者之争越来越激烈,网友们的“心酸”和“愤怒”也越积越多。“作者是谁到底有什么重要?”、“我分明感到了一种名利熏心的丑恶,以及对可怜的孩子们在所谓的‘爱心’包装下的无情与冷漠!”网友们痛心地写道。
伊沙说:“原本一件好事,这样下去就成了闹剧。为了证明自己,先下手为强的事情过去也见到过。试问,如果有人最终有证据证明了自己,那么剩下的几个人是小丑吗?”
终于,其中一位“作者”苏善生目前在自己的博客写道:“求求你们了!不要争了。一首本来多么感动人的诗歌,如今乌烟瘴气,我都感觉好丢脸,你们就不感到丢脸吗?”“天津一鸿”也在博客中说道:“这是一首表达爱的文字,它不需要喝彩,但也不容亵渎。”
“作者们”纷纷表示不愿意再参与争论的“战争”。正如伊沙说的那样:“有些谜未必需要解开。更何况原作者是否在这几个人当中,也未可知,既然原作者当初没有署名,那么也就很可能现在也不愿意‘现身’,如果是这样,那应该尊重原作者的意愿。”本报记者 刘慧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