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著名作家张贤亮通过媒体,高调宣布推出救助宁夏银川打工者的慈善计划“救生行动”。他个人每年将拿出150万元至180万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银川市民政部门的帮助下,委托银川三家大型医院,救助那些在宁夏打工超过1年,无力负担大额医药费的贫困人群。
其实,张贤亮多年来已默默多次救助贫困大学生、多次捐款给希望工程,就在汶川地震时,还捐款10万元。为何此次推出“救生行动”却如此高调?
昨天,正在重庆参加中国作协第七届主席团第九次会议的张贤亮就此接受了本报的电话采访。
“把真金白银掏出来就叫慈善”
“救生行动”的缘起,是因为张贤亮前段时间常看到媒体报道说,贫困人群治病困难。
“有儿子捐肾给爸爸的,有妈妈捐肾给儿子的,还有女孩称谁能救父亲就嫁给谁的。现在无论是医保还是新农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都只报销医药费的一部分。”张贤亮说,他看了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报道,一个姐姐愿意给弟弟捐肾做手术,手术费需要15万元,医保或者新农合只能报销50%,剩下的7.5万元,对这个家庭仍然是天文数字。“在农村很多地方,几千元的花费都是很大的问题。这让他们对医保或新农合自费的那部分仍然望而生畏。再加上很多人没有保险,更需要社会关怀。”
这一系列故事触动了张贤亮,他说,中国自古以来讲究“救急不救穷”。“解决贫困问题,由政府的政策来负责。作为个人,我只能救这个急。这是非常必要的。”
每年180万元,是张贤亮个人年收入的三分之二。“对我个人来说是大数目,对社会来说是芝麻大一点儿。但我是作家,还有点作家的影响力。高调说出来,是想让更多人一起做慈善。”
到底什么叫慈善?张贤亮说:“把真金白银掏出来就叫慈善。”
“一步到位,别怕骗捐”
“我做慈善的特别之处在于,一步到位。‘救生行动’把钱直接捐给医院,直接用到病人身上。”张贤亮说,他还计划把每一笔支出都公布在网上。“给红十字会和中华慈善总会我也捐过,但就给我一个收据。用在谁身上,买了什么东西我也不知道。”
“中国人行善,通常希望能知道谁得到好处,这样自己心里有数,能得到心里安慰,自己的精神就丰满起来。”他说,富人们不是总说精神空虚吗,如果做了慈善,知道某某因为他而活了,某某因为他而家庭改善了,某某因为他而上学了,这样就充实了许多。
但是,无可否认,有些人做慈善,是为了给自己的形象加分。张贤亮认为,这样的慈善举动目的不纯。
“关键是尊重被救助者,不能把自己当作一个施舍者。”张贤亮说,比如“救生行动”的受益者如果不愿意留下自己的真实姓名,他在网上公布时也会尊重他们。张贤亮还呼吁医院对申请救助的病人放宽审查。“不能看着他病得快不行了,你还在那儿审查。”
但这样难免就会有骗捐、冒领的。张贤亮说:“现在慈善也是风险事业。但冒这个风险总比冒别的风险好啊。做买卖还有折本的时候,如果你怕冒领,你就别做。再说,总会逐步好起来嘛。”
“富人时尚竞争缺乏慈善内容”
“中国富人有的是。”张贤亮说,中国还在发展中,不是富裕国家,居然成了世界奢侈品的消费大国。出现了两个极端,一方面有大量贫困人士需要救助,一方面富人大量消耗奢侈品。
中国人难道没有善心吗?不是的,中国有善心。张贤亮认为,比尔·盖茨等西方富人热心慈善是一种文化。这与西方人自小接受宗教教育中的行善文化有关。而中国人的善心体现在敬佛上,敬佛是一种祈福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行贿”文化。中国人的善心表现出来就是做好事、施舍,以求得因果报应的好报。
“现在,我们再讲宗教教育或其他教育就说远了,所以我说,现在要把慈善当成文化来做,必须要养成社会上一种文化生态。”张贤亮说,“和富人们打交道多了。你开宝马、我开奔驰,你开法拉利、我开玛莎拉蒂。富人们的时尚竞争,内容都是物质的,恰恰缺乏慈善内容。如果自己能带头做文化心理上的时尚引导,这样也迎合了富人的需求。因势利导,让大家不要比奢侈品,去比大富行大善,小富行小善,把行善变成时尚,风气就大开了。毕竟,在慈善上‘炫富’的社会意义更大。”
人物链接
张贤亮1936年12月生于南京,江苏盱贻人。身为作家的张贤亮以其代表作《灵与肉》《肖尔布拉克》《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于上世纪80年代就声名大振。
兼具商人身份的张贤亮自1992年“下海”经商,创立华夏西部影视城有限公司,其公司旗下的宁夏镇北堡西部影城,每年提供200个就业岗位,在影视圈内颇有影响。
作为慈善人士的张贤亮,多年来累计的慈善捐款已达2000万元。除了多次救助贫困大学生,捐助希望工程,他本月还刚刚收养了一个女婴,取名“毛毛”。此外,他还资助扶持一些原本是农民、流浪汉的“泥腿子艺术家”,使其靠着民间手工艺在影视城内谋得生计,并渐渐小有名气。
本报记者 李洋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