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环渤海地区海水淡化规模将大幅度增加,不过海水淡化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6月初,天津市环境保护局总工程师包景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环渤海地区为中国最为缺水的地区之一。2009年,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66.4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7%。
为解决当地缺水问题,大连、营口、唐山、青岛等环渤海沿海城市纷纷规划建设大型海水淡化工程。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以保障沿海居民饮用水和工业锅炉补水等稳定供水。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海水冻结法、电渗析法、蒸馏法、反渗透法。
“海水淡化在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但与常规水资源相比,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包景岭称,淡化成本主要由药剂费用、电力费用、蒸汽费用、膜更换费用、工资、大修及维检、折旧、贷款利息、管理费用等构成。根据近年来的海水淡化工程实践,随着规模增加,成本呈下降趋势,但超过10万吨/日后,再扩大规模,对降低成本作用不明显。
海水淡化环境影响有待进一步评估。包景岭介绍,渤海近海海滩地势平缓,且水深较浅,海水交换能力较差,不具备向深海排放条件。渤海主要生物适宜生存的盐度上限是33‰~36‰,当盐度超过40‰时,一些生物将会死亡。近年来,由于入海径流的减少已经导致渤海湾海水盐度升高了11%~15%。如果把高盐水直接排入渤海湾,必将影响渤海海域的生态环境,可能会使部分对盐度敏感的海洋生物如鱼卵、仔鱼死亡。
“海水淡化温排水对近岸海域水温升高的影响还会导致某些浮游生物急剧繁殖和高度密集,可能出现‘赤潮’现象,造成海洋生物大量死亡。”他说,自1980年以来,渤海赤潮频繁发生,周期越来越短,面积越来越大。迄今为止,赤潮总数超过300次以上,其中最长的一次竟持续了72天,可见排放废水的温度问题不容忽视。
据包景岭介绍,海水淡化现有的工艺低温多效蒸馏和多级闪蒸淡化海水均需大量的蒸汽和电力,据测算,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工艺每生产1吨淡水,蒸汽消耗量约为0.1吨,耗电为0.9KMh~1.5KMh,多级闪蒸吨水能耗更高。
积极探索水电盐联产的循环经济模式也是推动海水淡化发展的捷径。包景岭说:“利用电厂低温蒸汽,降低淡化成本,海水淡化企业获得淡水后,排放的浓盐水盐度满足制盐要求,实现了零排放,可谓一举多得。”记者 蒋菡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