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概述】
近年来,湖南省隆回县的桃洪镇和六都寨、滩头等一些相对发达乡镇的中小学,出现严重的“大班额”现象,而高坪镇、麻塘乡等偏僻地区则学额严重不足。为破解这一难题,该县大力调整学校布局,将4所农村薄弱普高改为初中、3所薄弱中学改为小学,大大改善了转办地区的办学条件。同时,对县城学校扩容提质。隆回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大班额”现象得到有效缓解,城乡教育日渐均衡。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还很不均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育差距还很大。因此,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成为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重点内容。
那么,如何尽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呢?结合多年来各地实践探索,核心经验是:通过布局调整缩小城乡学校间的硬件差距,通过教师流动缩小师资差距。但是,这样的经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难题。比如,中西部一些山区县搞“一刀切”式的中小学布局调整,造成很多山区孩子不能就近入学,导致大量学生辍学;城乡教师流动也因为种种原因而难以推动。克服这些难题,需要基层教育部门大胆探索和实践。
【实践探索】
岳阳调整布局提升农村教育水平
近年来,“学校联管、教师走教”,湖南岳阳县摸索出的、曾经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农村办学模式,正在悄然退出历史舞台。说起个中缘由,岳阳县教育局局长李有根说,这主要是因为那些薄弱学校、山区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和优化,所以用不着也不需要教师“走教”了。
由一到两所完小牵头,联合周边的三五个教学点组成“片联校”,教学点里的英语、计算机、音体美等课程没有专业教师,同一“片区”的完小教师送教上门,这就是曾经红火一时的“走教”。“走教”的出现,源于农村生源急剧减少、农村教师结构失衡的背景,但这终非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根本性办法。
近年来,岳阳县委、县政府把学校布局调整纳入城镇建设发展规划,根据山区、丘陵、湖区不同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人口分布等特点,按照“全县办3至4所高中,一个乡镇办一所初中、3至5所寄宿制完全小学”的思路,全面启动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
岳阳县统筹危房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校舍安全改造及重点工程建设等资金,筹资1.2亿多元,调整减少学校49所,完成了大部分乡镇农村校的布局调整。如黄沙街镇,原有3所初中、10多所小学,规模小,资源分散,2009年,县里将3所初中合并,并斥资2000万元新建了一所全新的黄沙中学。原来的1所中学改成中心小学,另外2所改成完小,同时撤并其他6所村小。拳头攥紧了,教育质量就有了保证。当地村民对此举表示赞成,“能让孩子成绩好一点,远一点无所谓”。
城区的步子则迈得更大,2009年,政府投入1600万元,撤并相邻4所小学,新建的明德小学第二年招生就达到1380人,有效解决了城区小学的学位不足问题。岳阳市委副书记兼岳阳县委书记彭国甫说,“走教”的悄然隐退,是教育均衡的可喜现象。
【专家观点】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汪明:
多管齐下补齐农村教育“短板”
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导致我国城乡教育存在明显差距。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大命题。湖南岳阳县通过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努力缩小城乡差距的探索实践值得关注。
从现实看,城乡教育差距体现在诸多方面,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需要多管齐下。
首先,要切实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推进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近年来,各地相继颁布了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对学校的生均经费、校舍建设和教育教学设施配置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一要求是面向区域内所有城乡中小学的。推进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必须切实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中央财政要继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地方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明确经费保障责任。
其次,要合理规划农村学校布局,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新一轮的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对于提升农村中小学办学质量和水平成效显著,湖南岳阳县就是一个例证。但应当看到,个别地区简单撤并的做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对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扶持与帮助,促进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是今后推进学校布局调整需要认真考虑和关注的问题。
再其次,要不断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学校教师交流。城乡教育条件差距突出体现在师资的差距。解决这一差距,需要不断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完善制度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要积极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区学校干部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促进城乡学校教师相互交流。(记者 李伦娥)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尚初】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