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唯学位论催生权力金钱换文凭怪胎 代课经济兴起(2)

2011年05月29日 08:30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问身高询体重 代课人员“职业素养高”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刘军并非“一个人在战斗”。

  5月25日,在某高校论坛上,记者以一名工科院系D院在职研究生身份发帖,求人顶包上课,酬劳100元/天,有工作经验者优先,并留下了QQ号码。

  没多久,不少人跟帖:“这薪水不错啊。”“应该趋之若鹜。”半天时间,QQ上收到了6名“应聘者”发来的好友申请。

  “女,有经验,几乎同龄。”名为“月阙”(化名)的网友是材料学专业研一学生,专业课已基本上完,平时就呆在实验室。这是一名代课经验丰富的老手,近1年里,她已替3个在职研究生上过课,包括MBA。

  “不是在职的,谁肯出钱找人代上课呀?”“月阙”坦言,每天100元的价格比较有吸引力,“别人都是每天80元。”

  她代课很有原则,只代百余人上课的大班,只替女性上课。让她引以为傲的是,至今从未出过错。

  她也是这群“应聘者”中“专业素质”最高的。不光问上课时间,还详细询问记者身高、体重、职业等细节问题,她的理论是“咱俩如果特别像,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

  当记者担心她帮代课的人太多忙不过来时,她马上设法打消疑虑:“你放心,这个我可以解决,我从来都是言而有信。如果我答应了替你代课,所有的一切都会帮你做得好好的,不会让你出了钱还承担风险。”

  “阳光之旅”(化名)是D院一名研二学生。从研一操持此副业以来,每年所得已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至今他给代过课的3个人都已顺利毕业。

  当记者暗示,在他之前已有好几个人表达了强烈的代课意向,岗位竞争激烈时,“阳光之旅”立马谴责有些人没有经验,也不负责任。自己不光有经验,连论文都可帮搞定,每篇5000元,“你只管答辩,什么都帮你搞好”。

  其他“应聘者”的竞争力相对弱些。研一学生“FOX”(化名)只有一次“工作经验”,在该校读硕士的朋友忙着在外做项目,上课就由他全权代劳了。

  市场营销专业大四学生“Kid”(化名)资历最浅,还是新手,他想利用这段闲暇时间补充点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为日后就业增加筹码,但也坦言可能听不懂课。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应聘者”均主动留下了手机号码,并称随时可以联系。有几个还主动在网上留言问人员定了没有,岗位抢手程度可见一斑。

  “唯文凭论”催生“以权力和金钱换文凭”怪胎

  为提高自己专业水平;混张文凭给升迁搭梯子……种种原因造成了目前的在职教育热。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街头充斥着在职教育的招生广告牌;打开任何一份销量可观的纸媒,都能在广告栏里找到在职读研招生信息;网上的信息更是铺天盖地。

  据教育部网站的统计数据,2003年在职硕士的招生人数为58060人,2008年达到131446人,增长1.26倍。在职攻读硕士并最终获得学位的人数更是激增,2003年国家一共授予17023名在职人员硕士学位,2008年达到85196人,5年间增长了4倍。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斌贤“发现”,当前读在职的,除了一些业内的大学教师,主要是党政干部。

  “在职教育能给学校带来什么?钱!”武汉一所高校教师直言,近年来,拥有研究生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专业越来越多,由于在职教育收取的学费高,也不怎么需要学校管,部分高校为了获得更多利益,以钱换知识,以钱换文凭,甚至将在职教育变成了“宽进宽出”的“文凭工厂”。

  其实很早以前就有人呼吁,在职教育招生与考试,应有相对科学的选拔机制。没有参加统一的严格入学考试、没有全程上课和通过全部必修课程考试、没有做出具有创造性的论文、没有经过正规的论文答辩者,应一律取消已授予的博士或硕士学位。

  “社会的唯学位论,迫使我们去‘追’文凭。”一名雇人上课的老师抱怨,目前评职称、升迁、分房都和学位挂钩,自己平时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走不开,在职教育的上课老师水平也一般,“只希望通过花点钱顺利混个文凭就行”。

  政府公务员对文凭的热衷,源于其“回报率”相当可观。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认为,目前的行政体系对官员没有一个全面的、科学的评价系统,只能简单地依靠学历和文凭来评价干部的能力。文凭成了升官的招牌、包装的金箔、敛钱的旁门。

  作为“受益者”,刘军对此现象却很心痛。在他看来,这种货真价实的“真文凭”比那些假文凭更可恨。它不仅玷污了神圣的学府,助长了腐败、浮夸之风,更让自己的一纸文凭变得廉价。(本报记者 陈瑜 本报北京5月28日电)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