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副校长蒋昌俊指出大学须采取措施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市场化
短短两年多时间,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张选军创办的上海海庭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的销售额就突破3000万元,这家大学生创业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拥有科技成果。
“大学生创业如果能够建立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上,就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创业的成功率也会更高。”同济大学副校长蒋昌俊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指出,用智力换资本,不仅是大学生创业的最佳选择,也是高校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20%
2005年3月,张选军的博士学位研究课题启动,在导师指导下,成功研制出适用于我国村镇污水处理的一种新型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并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该产品具有结构简单、低能耗、多种污染物一体化处理、水质达标以及管理简便等技术优势。张选军很快发现这项成果有很大商机,于是注册成立了公司。
蒋昌俊告诉记者,在美国,有很多“高校派生企业”承担着转化高校科技成果的重任,据统计,到2009年,美国表现最优秀的50家高新技术公司,有46%由大学生创业而来。目前,硅谷中大概70%的公司是斯坦福大学学生直接创办或者跟斯坦福大学关系密切。根据教育部门公布的数据,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20%,专利实施率不到15%,而这两个数据,发达国家高达70%和80%。蒋昌俊认为,我国科技成果的低转化率,实际上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空间。
围绕科技创新的现代服务业前景广阔
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创业领域主要分布在IT行业和一般服务业,在大学生创业企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仅占30%左右。
在蒋昌俊看来,硅谷的不少创业形态都是由大学生创造的,比如思科、谷歌。“核心技术很重要。”他预测未来创业的增长点,是围绕科技创新的现代服务业。蒋昌俊认为,大学生创业者难以找到合适创业的项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存在项目需求与高校科技成果信息不对称的瓶颈,并缺乏相应的协调机制。而目前高校、科技成果所有者和创业大学生之间的利益分配不明晰,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成果创业的实施。
大学应为创业学生和成果搭桥
蒋昌俊说,大学生与高校科技成果具有共同的“母体”——大学,充分发挥大学生与高校科技成果的“同母体”优势,不仅能够提升大学创业项目的能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有利于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蒋昌俊举例说,同济大学在以其为核心的2.6平方公里范围内,以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相关研发设计服务为核心,集聚了1000多家设计企业,形成了学科链—技术链—产业链的知识型产业生态链,2008年产值102亿元,2009年产值达到123亿元。这其中三分之一的产值由同济学生和教授创办的企业产生,而其他企业大多也是由这批学生和老师带动入驻园区的。“据不完全统计,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中,近1000多家企业中,80%的企业与同济大学存在‘血缘关系’。”
据了解,上海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10年4月,在基金会资助的创业企业中,信息技术类企业约占45%,新材料、生物医药行业共约占16%,机械工程技术类约占12%,服务咨询类企业约占14%,学子关注的行业基本和上海的重点产业相吻合。
蒋昌俊认为,学校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对教授加以引导,扭转他们从实验室到实验室的做法,帮助他们从市场凝练出技术问题。教授可以从科研团队、实验室里,挑选一两位具备创业能力和意愿的学生,作为合作伙伴,教授作为顾问,帮助科研成果转化和市场化。 本报记者 李雪林
参与互动(0) | 【编辑:侯冬华】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