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人收藏老教材 看百年来小学第一课学啥(图)——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betapp2涓嬭浇 教育新闻
    有心人收藏老教材 看百年来小学第一课学啥(图)
2009年08月27日 09:24 来源:辽宁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辽宁日报》王研摄
《辽宁日报》王研摄
《辽宁日报》王研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清朝光绪年间《最新初等小学用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第一课学八个大字“天地日月、山水土木”,第二课则是“父母子女、井户田宅”。

  民国期间当时教育部审定的《初等小学校新国文》第一课要学习的是一个“人”字,课文还配有插图,画的是一家老少7口人。

  民国时期的理科课本讲的不是现在所谓的“理科”课程,而是自然知识,入门第一课的内容是“春之庭院”。

  新学期在即,小儿郎们又要开始背着书包上学堂了。虽然对于孩子们来说,快乐的暑假远比严肃的课堂充满乐趣,不过,新课本、新知识、新文具,还有新的学年,也有不小的吸引力和新鲜感,足够让他们感到兴奋。

  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有一位名叫王金星的警官,他每天用来摆弄课本的时间比上学的孩子还要多。他家的书架上、电脑桌上、地板上,堆着一摞一摞的课本。不过,这些课本可不是用来给他上课学习用的,而是他花费了10多年的时间一点一点收集起来的珍藏品。

  凌源有个专门收藏教材的人

  王金星在凌源第二监狱工作,业余时间酷爱藏书,藏品主要是民国以前的书,最特别的是,他淘书的主要目标是老教材。

  10几年来,王金星的足迹从朝阳各市县延伸到了沈阳、赤峰、锦州、北京、河北等地,专门奔着各地的旧书市场去,有一年甚至因为到外地淘书,在路上遇到了车祸。现在,他还利用互联网与全国各地的藏友交流,了解各地的旧书信息,遇到有价值的,就立即搜集过来。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藏品已经形成了以近代教育史料为系列的独特收藏规模。

  8月24日,记者在他的家中看到了他的“宝贝们”。王金星收藏的课本,涵盖了清末、民国、伪满时期、解放区、建国初期等各个时期。

  在王金星的收藏中,年代最早的是清朝道光年间的一套课本,名为《花样集》;还有100多年前由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它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的并在全国推行的现代学校教育体制章程。其他还有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地理教科书、清朝女子教科书、清朝蒙学教科书、南洋公学课本以及清末满蒙汉合璧的教科书。民国时期的教材,他收藏有全套课本,包括国文、修身、历史、地理、理科、新手工、图画、音乐、体育等,门类十分齐全。 “民国时期的,还收藏了黄埔军校的课本和少数民族的课本。另外,伪满时期的课本也有。 ”王金星边介绍边打开了书架,只见满满一书架的泛黄旧书,“解放区时期的,我有陕甘宁边区国文课本、晋察冀边区课本等。建国初期的也收藏了不少,其中还有专门针对农民和妇女识字扫盲而编写的课本。 ”

  不同时期的入学第一课

  众所周知,现在的小学一年级课本,语文第一课是学习“a、o、e”,数学第一课是学习“1+1=? ”。但是,鲜有人知,生活在清朝的孩子们上学第一天都学些什么,民国的小学生听的第一课是什么,而旧时专门给女孩子看的课本又教了些什么呢?教育的内容可以反映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民生状态,看旧时的课本,就如同在看旧时的人情风貌,若与今天稍加对比,更显出其中的趣味来。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