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北大校长许智宏昨天透露,针对目前网络上出现的漫骂造谣现象,北大目前正酝酿修改师德条例和学生守则,对北大师生的言行进行规范,其中网上不漫骂造谣等规定将考虑写入学生守则。(《北京晨报》3月10日)
面对北大的这一校规,可能会被不少人嗤之以鼻,一部分人会认为,要想保证网络自由,就必需能够容忍网络中存在谩骂造谣的行为,这是自由所必需支付的代价;另一部分人则会认为这条“网络言行”的校规最终会成为一条“花瓶”规定。
以上看法或许一定程度上在理,不过,网络社会尽管虚拟,却终归是人类社会的缩影,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社会当然也该遵守现实社会的道德与秩序,事实上,关闭“谩骂谣言”之口,与大开“自由言论”之门,未必就是无法调和的两件事,这就好比是一位市民,他在具备充分公民权利意识的同时,完全可以同时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对于网民而言,自由发言与表达观点,其实也完全不必以“谩骂造谣”的形式呈现。至于一些人所担心的“网上不谩骂造谣”的校规沦为无法惩处的摆设,其实也大可不必,事实上,校规作为一种对于学生行为的引导与教育的手则,本就不必强制,更不必非要如同法律那样一定要做到处罚起来“疏而不漏”,但是校规中有没有向一些不文明行为说不,却大不相同,对于学生道德形成的影响也更是不容忽略。
从这个意义上说,“网上不谩骂造谣”写入北大校规,其实不必戴上一幅过度挑剔的有色眼镜来打量,作为一项对于网络时代公民文明道德意识的培育,“网络道德”写入大学校规,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值得期待的好事。 (武洁)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