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 → raybetapp2涓嬭浇 → 金融频道 |
近期,有多位读者打电话来反映,自己购买的理财产品或是收益未达预期甚至出现亏损;或是被收取高额的手续费。对此我们特地走访了一些银行,一些银行推销时确实存在 “报喜不报忧”的情况。理财专家表示,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应抱着“不懂不出手”的理念,把理财产品的条款搞懂后再购买。在了解了预期收益情况的同时,也不要忘记问问自己要承担哪些成本、风险、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自己的权益。
-故事一
报喜不报忧
“我本来打算买一款短期理财产品的,但银行柜员和我说另一款产品收益更高,于是我就购买了他说的产品。没想到该产品到期后收益还没我原来要买的产品高。 ”张女士来电反映,她有一笔50万元的定期存款前段时间到期了,正好同事向她介绍了一款理财产品,她觉得收益比存款利率高,于是便去银行购买。但银行柜员听说她要买理财产品后,就一个劲地向她推荐另一款产品。
“他说这个是新推出的产品,收益比我要买的那个要高不少,预期收益有3.5%。我当时也不懂,于是就买了他推荐的产品。 ”张女士表示。不过让张女士没有想到的是,3个月后产品到期了,产品并没有达到3.5%的预期收益。 “收益2%都不到,还不及定期利率高。 ”张女士气愤地说道。
【分析】
笔者近日走访了多家银行,发现银行的柜员在介绍理财产品或投资者询问收益时,基本上都会说“产品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年收益率可以达到4%”、“在不出现特殊情况下,产品收益率可达3%”。
对此,理财专家提醒,投资者需注意这些理财产品要到达预期收益都是要满足某些条件的,并不是说“包赚”的。如果理财产品的投资出现不良情况的话,投资者不但可能拿不到预期收益,甚至可能出现亏损。
同时,理财专家还提醒,即使理财产品的投资良好,投资者拿到手的收益一般都低于最高收益,因为投资者最终拿到手的收益还要扣除相关费用。 “买产品不能老盯着收益率,看懂产品的各项条款,弄清楚风险,看清自己要承担的责任,再出手购买也不迟。 ”理财专家表示。
参与互动(0) | 【编辑:贾亦夫】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