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来,“通胀压力”一词屡见报端,“稳定物价”也摆在了政府今年十项重点工作的首位。日前,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表示,央行今年最主要的工作是对抗通胀,维持物价稳定,因此所有可能的政策工具,包括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都在考虑之列。分析人士就此指出,管理层对通胀问题的重视充分说明当前通胀压力依旧较大;下一阶段在控通胀过程中,货币政策要进一步彰显灵活,并注意加强与相关政策的配合。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日趋复杂,通胀压力客观上看是比较大的。”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黄祥斌表示,从国内来看,本轮食品价格上涨周期尚未结束,加之要素价格改革等因素影响,国内成本上升压力依然存在,内部通胀压力短期内不会消除。从国际上看,今年输入型通胀压力总体大过去年,加之近期日本地震、海啸及核电事故,法、英、美等国对利比亚发动战争等因素有可能进一步推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油价,从而加大全球通胀预期。
尽管引发通胀的原因很多,但治理通胀却无疑需要“寻根溯源”。在当前通胀压力依旧“高烧”态势下,如何拿捏调控尺度无疑考验着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事实上,我国自去年下半年出现了物价快速上涨的情况以来,管理层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进行有效干预,货币政策更是频频现身:从去年年初起,央行就开始了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吸收流动性的漫长历程,至今已先后9次全面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与此同时,央行不断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并从今年开始在货币信贷调控中运用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工具,旨在多措并举管理流动性,缓解市场通胀预期。
很显然,今年在执行稳健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央行将继续依据具体经济发展形势和流动性状况,灵活运用各项工具应对通胀。由于考虑的变量比较多,因此在工具使用和搭配上也会灵活调整与组合。不久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两会”记者会上谈到今年货币政策工具使用时表示,货币政策工具主要针对于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等;历来不排除使用各项工具的可能性,但要根据具体的经济形势、市场上流动性的具体情况加以掌握。
当前,货币政策应如何进一步彰显灵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指出,当前为抑制通胀压力,中央银行仍需加强流动性管理,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灵活使用,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努力实现16%的M2增长目标,使货币供应水平既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也有利于管理好通胀预期。
具体工具使用上,来自工行的分析人士预计:“未来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上调的可能;如果通胀超出预期,加息也难以避免。目前看,我国更偏好于使用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型工具,但也不排除使用利率等价格型工具,但具体还要视情况而定。这是因为利率调整不能只顾及CPI,还可能对资本流动、储蓄率,对贷款、资金的成本等都会带来影响,因此要考虑其综合影响。”牛娟娟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