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迈克尔·斯坦哈特:最有资格"炮轰"巴菲特的人(3)

2011年04月15日 09:34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从不相信任何经纪人

  大多投资者都会认同,交易的世界里信息就是力量,而如何利用信心,斯坦哈特有着与众不同的一面。

  在斯坦哈特看来,股票市场里有一个现象,那就是外行的观点有时跟专业人士的观点同样有价值,擦鞋匠跟经纪人都能成为股市里的天才。在《华尔街新人》一书中,当年的斯坦哈特和他的合伙人被描述为不遗余力挑战传统的人,无论是他的短线操作还是逆势做空,斯坦哈特所做的往往都与多数投资常理相悖,一次又一次展现着因“不同”而出色。

  对不同观点的重视让斯坦哈德从不盲从,对华尔街上满天飞的最新预测始终有清醒的认识,他花费巨资购买华尔街的情报,但从不相信经纪人的观点,在他看来,“假如一个经纪人很伟大,那他就不会出卖他的观点,因为那样回报率太低”。他始终相信那些人只是随大流的,他们始终在做的事就是不断的改变他们的观点,然后找出理论依据。

  斯坦哈特强调用不同的观点进行分析,以他的定义,所谓不同就是持有以事实为依据的明显不同于市场普遍观点的看法,他常说唯一有效的分析工具就是高水平的另类观点,而这要求掌握更多信息,对局势有比别人更深的了解,需要深刻理解市场的真正预期是什么,在正确的另类观点变成共识的过程不可避免地要带来巨额利润。

  《华盛顿邮报》在一篇回顾斯坦哈特职业生涯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多年以来,最困难的事情就是鼓起勇气挑战时下的主流思想,形成不同的观点,然后去赌这个观点。而这其中的难点就在于投资人不该用对自己业绩的评价来衡量自己,而是应该用市场的公正指标来衡量,市场有着自己的世界。从短期的、情感的角度来讲,市场永远是正确的。如果你持有不同的观点,在一定时期内,你肯定会遭到市场表达出来的传统智慧的攻击。”

  从斯坦哈特的投资生涯来看,在市场即将到顶的时候面对多头势力的狂热做空,在市场底部的极度悲观中做多,或者称为反向交易,那些明显不同于市场共识的观点让他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做多也好,做空也罢,长线投资或是短线操作,斯登哈德一直努力保持着独立的思考,不受约束的思维使他能把握那些“方向性”的变化。受到斯登哈德青睐的股票往往很快成为世人瞩目的对象,而他也尽可能地利用新的投资工具,介入新的投资领域。如果看看他的投资组合,就会惊奇的发现斯坦哈德的注意力集中在股市的各个领域,股票杂乱没有内在的逻辑性,但是这却是威力最大的投资组合之一。

  大落大起后全身而退

  1994年10月,斯坦哈特告诉他主要的合伙人,他将在12月底关闭所有的斯坦哈特基金,宣布退休。从1995年开始,美国继续经历超大的牛市,股价涨到令人窒息,对于在这种时候关闭公司,斯坦哈特自己也认为是难以想象的。而在这之前的大落和大起,成了斯坦哈特最后的传奇。

  20世纪90年代早期,斯坦哈特避险基金的资本金增长惊人,投资的每一产品都有出色表现,他开始寻求全球范围的扩张,1993年他运用杠杆大量买入的欧洲证券,斯坦哈特基金实现了超过60%的收益。

  然而好景不长,到1993年年底,美国经济快速增长,美联储调高短期利率,0.25个百分点的加息让斯坦哈特和其他的杠杆债券玩家措手不及;在欧洲,人们因担心德国央行会停止宽松的贷款政策开始抛售债券,欧洲债券因为流动性枯竭而暴跌。

  对斯坦哈特基金来说,这是出其不意的打击,而他持有的新兴市场债券的崩溃,更是雪上加霜。而祸不单行,斯坦哈特的公司此时被指控参与垄断两年期美国国债市场,1994年,由于涉足国外债券和国债丑闻,斯坦哈特对冲基金亏损了31%。

  斯坦哈特回忆这段经历时表示,他对自己能力过度的信心使他认为自己能够征服全球大部分市场,他忽视了自己的极限,这是导致失误的重要原因。

  另外,从13岁进入股票世界,他从业余投资人到职业投资师,从分析师到交易人再到首席投资组合经理,很长时间里,斯坦哈特自认为专长只在股票,但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投资环境却为他投资债券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但对他而言,全球债券市场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金融媒介,进入毫无优势可言的市场、不能获得充足的信息流是最直接的原因。

  带着沉重的反思,55岁的斯坦哈特迎来了自己隐退前的最后一次辉煌。1995年9月,基金盈利22%,到了年底达到26%,他挽回了1994年的大部分损失,这样的业绩为斯坦哈特的隐退提供了条件。

  1995年10月,一家纽约报纸这样写道:“迈克尔·斯坦哈特意外地告别华尔街,给金融世纪里最闪亮的一段职业生涯划上了句号。”

  他曾这样说过,“对我来说,英雄应该是非洲圣人史怀哲博士、科学家爱因斯坦和以色列总统大卫·本·古里安这样的人,他们不富有,但他们让世界变得富有,而我一直是在帮富人,包括我自己变得更富,这当然不是罪过,但也绝不高尚。”

  于是,他将接下来的人生投入到公益慈善活动中。

  在对巴菲特的评论中,斯坦哈特这样说,“在他人生前70年只捐赠两分半美元,直至忽然有一天,他草率地决定将几乎所有钱都给一个人(比尔-盖茨),便摇身一变成为世上最伟大的慈善家,更开始游说其他亿万富翁跟随他的决定。”

  比起巴菲特,55岁隐退投身慈善的斯坦哈特作出这样的评论也是有几分道理的。

  作为犹太民族的一员,还以慈善活动闻名于世。他一直有收集犹太文物的爱好,而指其中慈善盒成为他一项重点的收藏,而其中的原因是这些盒子代表着犹太文化里帮危扶弱的价值观。在他的慈善项目中,最著名的当数他与查尔斯·布隆夫曼共同创立的“以色列生存权”项目等。(张媛)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