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传统的M2增长数字的经验规则不再能那么准确地体现经济中真实的货币条件。
传统的规则是中国的年度货币需求大致可以等于当期名义GDP增速+2到3个百分点的资本化需求,中国的货币当局一直以来都是依据此制定年度货币量供给计划的。
中国一季度名义经济总量劲增了17.6%,而货币量只增长了15.7%。有专家据此认为中国货币环境非常紧了,而通胀并没有得到有效压制,因此推论货币不是导致当前通胀的因素。如果再紧缩,中国经济就有失速的风险。
这是“刻舟求剑”般的幻觉错误,因为规则已经失灵了。
2009年以来,中国银行体系外融资总量已经占到社会融资总量的45%强,这还不包括PE、民间金融、企业的留存收益、外商直接投资和政府提供的资金等等。中国融资结构的实质性跃迁,放大了经济中整体货币供应放缓的程度。这是因为贷款投放可以创造新的存款,但其他各种体系外信用供给方式,对于存款的派生能力存在差异,比如直接融资并不增加派生存款。
恰恰相反,越来越严重的“金融脱媒”事实上反映了经济体系中的流动性非常充裕,因为“脱媒”的动力来自于负利率程度越来越深,储户和家庭深陷对于通胀的恐慌之中,从银行逃离,4月份商业银行居民存款出现了净减少4700亿。
只有真实利率的水平能表达货币环境的松与紧。
中国经济的投资活动仍相当旺盛。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