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接到名为小英(化名)的市民打来热线电话,称其母亲在去建设银行新郑路支行存款时“被保险了”。原来,小英的母亲杨女士在去银行取钱时,被旁边的业务员热情接待,当即购买了一份太平洋的保单。然而直到女儿发现之前,杨女士一直以为自己办理的是定期存款。
保单遭遇“罗生门”
近日,记者和小英以及杨女士到建设银行新郑路支行了解相关情况,因前一天小英打了太平洋总部的投诉电话,业务员看到保单之后便说“你们是昨天打了投诉电话吧,来里面说吧”,我们被请到了里面谈话。
杨女士称,“她(业务员)就告诉我每年要往里面存钱,而且这比银行的利率要高,十年之后才能取,但中间有事要用钱的时候也能取出来。我就想着这要比在银行存活期划算多了,以为这是定期存款。当时她(业务员)也没说是保险。”
听到杨女士说自己倒现在都不知道买的是保险时,业务员立即辩解说当时说得清清楚楚,杨女士买的就是由建设银行代理的太平洋保险的银保产品,而且将每个条款的详细内容都解释得很清楚。并称自己所说的中间有事要用时可以取出的钱也只是一部分,不可能全部取出。
一旁的小英则显得有些激动,她说,业务员并没有将详细情况告知其母亲,即一没有告知其买的是保险,二并没有将其中的利害关系将清楚,没有说明中间不可以将钱全部取出,且在保单的“条款粘贴处”并未粘贴详细条款。这种行为是严重的“欺诈消费者”。
最终,业务员承认没有粘贴条款是自己的失误,但对于杨女士所称自己当时没有将情况解释清楚予以否认。并称会向太平洋总部申请将杨女士的保单全额退回,但需一个月左右才有结果。
保单长得像存折
记者看到,业务员所称的由建行代理的太平洋银保产品的保单,“长相”就像银行大一号的存折,只是名字不同,而且中间只有短短四页内容,在保单粘贴处确实没有粘贴任何保单条款。
之后记者在另一建行支行进行咨询,银保产品保单确实都是如此“长相”。
杨女士:被忽悠并非第一次
杨女士称,这已不是她第一次遇到此类情况。之前有多次她到银行存取款的时候,为她办理存取款的业务员就会叫旁边的“理财经理”,为她介绍理财产品,她都没有听过。而这次是有急事要办,但面对业务员的讲解自己“难以脱身”,就糊里糊涂签了字。
但直到她拿回家,女儿才发现杨女士拿回去的是太平洋的保单。
所买产品保险公司没有?
从建行出来,小英的情绪还是有些激动,她说自己来之前在网上查了好多资料,知道建行与太平洋保险之间有一个什么战略合作,“但合作如果都是这样进行的话,简直就是联手欺骗消费者”。而且网上有许多类似的案例,“到最后都很少拿到分红,甚至本金收不回的都有”。
记者拨打建行客服热线得知建行确实与太平洋合作已久,同时建行代理的还有泰康、平安等多家保险公司的银保产品。
另外记者看到,杨女士购买的太平洋保险产品名为“洪福宝两全保险(分红型)”,业务员称这是银行代理的保险公司的产品,在保险公司没有销售。
但记者从建行服务热线得知目前河南代理的太平洋保险产品有三种:红利发双全保险(分红型)、保得利双全保险(分红型)、金诠利双全保险(万能型)。并没有杨女士购买的银保产品。
业内人士称可能是不同网点具体代理情况不同。银保产品确实是保险公司的产品,但只有通过银行的渠道可以购买。
监管部门:严禁误导销售 消费者应加强学习
中老年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强,理解力较差,而业务员专挑中老年人“下手”,难免会有“忽悠”的嫌疑。
省保监局相关负责人称,不排除一些银行业务员面对严格的业务考核标准,为完成任务而进行误导销售。监管部门对此类现象高度关注,去年保监局共印发相关通告6000多万份,在各银行网点进行宣传,严禁误导销售行为。
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者也应加强对金融知识和产品的了解,不让“误导销售”有可乘之机。
去年年底,银监会印发《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应对客户详细地如实提示保险产品的特点和风险,不得将保险产品与储蓄产品等其他产品混淆销售,不得作简单类比,不得夸大保险产品收益。
今年年初,银监局又联合保监局下发了《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要求各银行注重加强对代理保险业务销售人员的培训和资格管理,切实提高销售人员的专业素质、销售能力和服务能力。
编后语:对于事情的开始我们已无从求证,但杨女士的保单能够全额退回,已经是最好的结果。正如小英所说,“被忽悠的客户还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能退回的也不知道能有几个”。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无论是保险公司还是银行都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虽然我们坚信,那些不合规的终将被市场淘汰,但银保业务要做到规范发展、健康经营,保险公司和银行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记者 李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