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瑞银丑闻为银行操作风险敲响警钟

2011年09月20日 11:16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旧忧未去,新忧却来。在欧债危机搅得欧洲银行业寝食难安之际,瑞士银行(以下简称“瑞银”)爆出的交易员违规操作丑闻又再度拉响警报。瑞银日前宣布,发现一名员工进行了未授权交易,可能造成的损失约为23亿美元。瑞银还表示,该行第三季度可能因此出现亏损。在这桩丑闻宣布的当天,瑞银股价大幅下挫11%至9.75瑞郎,创下自2009年3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9月19日欧洲时间早盘,瑞银股价大幅下挫2.3%。当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这个丑闻短期内将对瑞银带来较大的压力,但不大可能导致瑞银“倒台”。在距离金融危机爆发3周年之后,瑞银这桩丑闻再度给银行业敲响了内部风险管理的警钟。但客观地说,这仍旧属于个案,并不意味着会导致欧美银行业整体监管环境的变化。

  据悉,瑞银违约操作的交易员是现年31岁的科维库·阿多博利。由于案件仍在调查和审理之中,有关阿多博利究竟采用何种方法成功进行违规操作等细节问题尚不得而知。不过,有关分析人士认为,这位“魔鬼交易员”的违规操作导致巨额损失,可能与瑞士央行干预瑞郎汇率有关。在欧债危机绵延不绝的当前,这桩丑闻也令本已“焦灼”的瑞银处境更为艰难。今年7月,瑞银已经下调其早先制定的盈利目标。而上月瑞银宣布,随着更为严格的资本金要求和市场大幅动荡伤及该公司盈利前景,决定裁减3500个职位,其中的45%将来自于投行岗位的削减。而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在16日也表示,因为交易员违规操作导致巨大损失拖累,其将瑞银信用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但标普同时称,从财务角度看此项损失应该可控。

  “对于瑞银来说,短期之内应当会受到较大冲击”,曾刚表示,其直接冲击在于交易员违规操作所带来的巨额损失;另一方面这也会对其声誉带来负面影响,估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瑞银的股价、信用评级和流动性等方面都将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但曾刚认为,从中长期来看,瑞银本身不会因此出现较大问题。一是瑞银本身属于国际上较为知名且成熟的金融机构,生命力较为顽强,况且由此带来的损失仍旧处在可控范围之内;二是瑞银背后的“老板”,也就是其东道国瑞士金融实力比较雄厚,目前的经济状况也较好。即便瑞银出现问题,其完全有能力出手相救。

  在雷曼兄弟倒闭3周年之后,欧美反思欧债危机教训,不断加强金融监管的当前,瑞银这桩丑闻更是令不少投资者“后脊梁骨发凉”。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瑞银丑闻在监管者的“眼皮”底下发生?这又给其他银行和金融监管者带来何种警示?欧美银行业究竟还存着多少个类似的“定时炸弹”?

  “尽管有关这桩丑闻的细节尚不得而知”,曾刚说,但令人感到难以理解的是,作为一个成熟的大型金融机构,为什么在交易员进行违规操作时,没有出现及时的风险提示以及自动产生止损性操作,以至于亏损额如此之大。按照常理,交易如果出现亏损,其银行内部会出现自动止损中止交易的环节。他认为,从其他银行引以为鉴的角度来说,包括瑞银在内的银行高管应当反思其内部监控风险管理,特别是市场投资授权等方面的监控和应对机制。“与信贷存在审批以及相互牵制的过程不同,银行的市场交易行为往往较为迅速,其决策过程较短”,他说,所以银行应当对从事交易的人员以及相关操作保持较好的监管,尤其是在近期国际金融市场大幅波动的背景下,银行对其内部的市场交易行为应当保持高度警惕。

  “这个事件不可避免会令欧美大型银行业整体的信誉黯然失色”,曾刚说,因此从银行监管者的角度来看,瑞银丑闻也再度敲响了加强金融监管的警钟。但毕竟这桩丑闻暴露出来的是典型的操作风险,是银行在内部管理上存在的疏漏所导致的。客观地说,银行操作风险的监管较为复杂和困难,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任何一个管理流程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漏洞,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二是银行内部人员对整个银行体系、流程都较为熟悉,所以常常会绕过内部监管;三是银行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都可以用数量等先进方法进行评估和监测,但在操作风险方面,由于发生的次数较少,统计上的意义较弱,所以很难用特别的方法去管理和估测操作风险。此外,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所蕴涵的损失可以得到较好的事先估计相比,操作风险将带来的损失更难以提前评估和管理。因银行性质和业务不同,操作风险涉及的主要方面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毕竟瑞银丑闻仍旧属于个案范围,这与3年前金融危机时银行的次贷风险爆发,导致欧美整体监管环境从紧截然不同。”曾刚说,欧美监管者可能会因为瑞银丑闻而在监管银行操作风险方面更为警惕,但这并不会导致整体监管环境出现大的变动。记者 莫莉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