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住农村集体资产流失暗道:"下蛋母鸡"被变卖 (6)
民主监督核心在于公开化
北仑区纪委副书记陆浩杰说,“四个一”的关键在于公开化,通过公开化,让村民人人都睁大眼睛来监督,干部就不敢怠慢,不敢有私心塞私货了。
“以前村干部会利用各种名义为自己或亲朋好友谋私利,如果把这些行为公开曝光,他们就有顾忌了。”陈华村监委会主任周令汉说,陈华村支部书记的姐姐、外甥都是教师,每年教师节,他总要以慰问的名义给自己的亲戚发奖金,动辄就是几千元。村民们知道这事,提了许多意见不管用。监委会就把这些账一笔一笔贴在村务公开栏上,这下村支书没敢再做类似的事了。
霞浦街道纪工委副书记周兴才向半月谈记者介绍,霞浦街道下面有个村,每年有100多万元的土地、房屋出租收入,集体经济较富裕。但个别企业耍赖,曾先后拖欠租金达38万元,村民几次提意见,村里老支书碍于情面不好意思催讨。村监委会就把这些拖欠账原原本本地上墙公布。村民们一看就明白,其中大多是老支书的“关系户”,这下老支书说没法干了,只好辞职下台。新班子上任,把催讨欠款作为第一件大事来抓,现在已把历年拖欠款大都收回来了。(半月谈记者 郑黎)
求解篇之二
科技让村账监管实现“实况转播”
新春的一天早上,半月谈记者走进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南渡村村民活动中心,村民三三两两围在一台叫做“农民一点通”的立式终端前,一边在显示屏上点触,一边你一言我一句地谈论。上海市农村经营管理站站长方志权告诉半月谈记者,这是上海在全国率先推出的“三资”监管平台在村里的“公示机”。
村民对“不透明”最不放心
“公示机”前的村民中,有一位王明泉老人。他说,村里的集体资产,应该说村里人“人人有份”,哪里会不关心?
问他最关心的是什么,他说:首先当然是与自己最密切相关的,比如集体的福利分配,对老年人又有什么新政策,等等。接下来就要看,一年当中村里的集体企业、合作社效益好不?还有就是村干部的收入是多少。
村里干部说,以前也有“村务公开”,公示数据上墙上栏,但那些都是定期的,“农民几次来一看,都没有变化”,就不关心了。现在这个“公示机”,是动态的,有新的数据就更新,“农民爱看”。
半月谈记者仔细看了看,上面有资产概况、收入情况、支出情况、集体土地收益、农村分配、经济合同、农龄公示等9个版块。点击固定资产条目,不仅会显示原值、净值、使用状况等信息,还会显示资产的实物图片。在专设的“村干部报酬”一栏,细分了“基本报酬”、“业绩奖励”等细目。
村民小组会计鲁连华对记者说,农民最朴实,“大道理不要听”,你要说服他,只要实实在在把账算清楚,账算准了,他们信了,心气就顺了。“这就叫透明。村民对不透明最不放心。”
监管应讲究实况
到农村采访,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现在的村民,平时对村里事情很“冷淡”;但一有什么事,又异常激烈,怨气冲天。这让不少村干部难以把握。个中缘由,南桥镇会计服务中心的李建忠一言中的:村民是想关心,但无从关心起,所以才会走向“冷淡”与“激烈”两个极端。
这话是有依据的。自从上海农村“三资”监管平台在村里设了终端,村民不仅点击、查阅,还动起了脑筋。比如村里有两个固定资产项目,从显示的图片资料来看,厂房等各方面的条件差不多,但显示的租赁价格和收益却相差较大。他们有“问号”,就会问村干部。村干部再去了解,把情况反馈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