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if]-->
汇天下新闻 融世间万金
2014年12月 第 12 期

黄金价格一路向下

中国大妈边买边跌


    国际金价本周触底反弹,逼近每盎司1200美元。但在国内市场,黄金“投资需求”受到金价暴跌抑制,粗略计算,中国大妈去年春天抄底黄金的成本价每克大约为307.01元,目前跌幅接近24%,每克亏损不少于70元,“捂金惜售”成为大妈们必然的选择。

国际金价2013年4至6月下跌期间,许多中国消费者纷纷抢购黄金,其中包括不少中年女性,以至于引发外界对“中国大妈”抢购黄金的关注。
2013年5月,华尔街大鳄在美联储的授意下举起了做空黄金的屠刀,黑色星期一黄金大跌20%。不料半路杀出一群“中国大妈”, 1000亿人民币,300吨黄金瞬间被扫。
2013年7月24日,黄金价格微涨的态势又触动了大妈们敏感的神经,又一波的“购买热”已经悄然兴起。现在消费者对金价非常敏感,涨涨跌跌都可能会引起关注。
2013年10月6日,成都市民“十一”大假选择了香港游,游客最多的地方是金店。那才叫一个人山人海,里三层外三层,全是内地过去抢金的‘大妈’。
2014年2月11日,中国黄金协会10日发布消息,去年中国黄金消费达到1176.40吨。在中国大妈频频抢购之下,国内黄金消费量创纪录地首次突破1000吨大关。
2014年5月20日,选购黄金的市民并不算多。一位黄金专卖柜台的柜员告诉记者,今年闲得都想跳槽,黄金柜台前少人问津,营业员多无所事事,几无客户选购。
2014年10月5日,千足金每克零售价仅一日便下跌8元,和去年国庆期间大妈疯狂抢金不同,今年的消费者购金趋理性化,结婚“刚需”占了不小的比例。

2
0
1
3

2
0
1
4
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国内黄金消费量达到385.5吨,创下新高。部分分析人士指出,黄金消费量猛增,但中国的购买需求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2013年6月20日、21日两天,金价先是每克下调6元,之后又再降8元,两天连续下调了14元,足金饰品下调到每克351元,而千足金则降到了每克355元。
2013年08月20日,昨日上海黄金交易所的现货黄金价格274元/克计算,抄底黄金平均成本价约为307元/克的“中国大妈”离解套还差10.7%。
2013年12月9日,今年以来金价累计跌幅已超过25%,而刚刚过去的11月份,单月跌幅就达到5.5%,成为35年来,金价表现最差的11月份。
2014年4月19日,近期首饰金价格一般保持在320元/克左右,最低者价位在290元/克左右。自去年4月开始至今的一年时间,金价下跌幅度达20%。
2014年7月29日,受美元指数强劲反弹的打压,贵金属价格普遍下跌,其中黄金下跌0.65%至1298.2美元/盎司,白银下跌1.39%至20.50美元/盎司。
2014年12月3日,12月开了个好头,开门大红,1日大涨近4%,这也是金价逾一年来的最大单日涨幅。而与此同时,这是否意味着黄金市场将迎来一波反弹作为2014年的收尾呢?
机构观点
花旗银行
    黄金投资者情绪总体上正在进入拐点,有越来越多的理由可能认为金价进一步下行空间受限,金价明年将局限于1100-1300范围,这意味着底部可能正在接近。
瑞银集团
    实物需求将在金价下跌时继续提供支撑,帮助市场企稳。但至于印度随后的黄金流入量,我们认为仅仅取消限制不会引起购买突然飙升。
瑞士信贷
    尽管近几年来金价持续下跌,但相对历史数据依旧处在高位。当前黄金正处在一个下降的“超级周期”,而这轮周期底部很可能在660美元/盎司。
摩根士丹利
    美国加息的可能对金价造成了巨大打击。而摩根士丹利则表示,未来的财季中,黄金的表现很难见反弹,并将于明年九月跌至1165美元每盎司。
专家观点
广东黄金集团董事长郑健华
    拥有较多黄金,既可以分散纸币风险,又可以方便国际结算。另一面目前国际金价已跌到国际采掘成本价附近位置,入市成本较低,未来升值空间大、保值功能强。
福四通分析师梅尔
    黄金短期内看起来没有什么利好的消息。金价走势的图形严重破坏,可以看到,以技术分析决定投资的基金开始更加积极地增加卖空的盘口,押注金价进一步走低。
卓创资讯首席分析师崔科增
    我们认为能源资源矿产的影响可能更直观,原油,天然气,铁矿石以及黄金,可能很多人会抛售黄金买入美元,对黄金价格会造成必然的进一步下行的。
中国黄金协会会长宋鑫
    每个家庭应该储备一些黄金。我们的主张是,不要把黄金当成一夜暴富的载体,而应当成储备多元化的载体,把家庭资产的一部分拿出来购买黄金作为必要的储备。
  去年春天,中国大妈抄底黄金的成本价每克大约为307.01元。粗略计算,“中国大妈”持金一年半,其跌幅接近24%,每克亏损不少于70元。
    各国“央妈”在增加黄金储备。虽然各国在2014年第三季度共买入92.8吨黄金,同比下降9%,但这是全球“央妈”连续第15个季度成为黄金的净买家。业内专家指出,全球央行购买黄金的举动,主要是为了应对全球持续宽松下的货币贬值和资本外流可能造成对本国市场的冲击,并非是看好黄金后市的价格。
编辑部
责任编辑
于恋洋
专题设计
陈光华
技术处理
李伟伟

E-mail:finance@chinanews.com
编辑部:010-57478253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