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拆迁款多被儿子拿走 夫妇为维权将其告上法庭

2011年04月26日 15:03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父母出资建造的农村房屋被拆迁,儿子拿了大部分拆迁补偿款,父母仅得到了拆迁补偿款的1/11。父母对此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近日,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了这样一起案件,判决父母享有3/5的拆迁补偿款。

  王长生、刘丽珍夫妇于60年代初去西部支边,1968年,儿子王军出生。之后,王长生夫妇将王军送回苏州老家和外婆马巧英一起居住。1990年王长生夫妇也回到苏州老家。同年,王军以户主身份申请建房,村里同意王军在马巧英的房子上拆旧建新。同年底新房建好,总共花费了1万多元。

  因王军刚工作没几年,所以建房费用大部分是由王长生夫妇支付的。但房屋、土地都是以王军的名义申请办理的。王军于1997年搬离该房屋,而王长生夫妇一直居住到房屋被拆迁为止。

  2006年,房屋被纳入拆迁范围,当地政府分别与王军和王长生签订了拆迁补偿协议,约定补偿王军房屋拆迁款22万元,补偿王长生拆迁款2.5万元。王长生夫妇认为房子主要是他们出资建造的,对于24.5万元的拆迁补偿款他们应该享有其中的2/3,为此,王长生夫妇起诉至法院要求儿子王军归还其应得的部分。

  法院经审理认为涉案房屋是在马巧英房屋上拆旧建新,而王长生夫妇支付了大部分的建房款,因此房屋系王长生夫妇、马巧英、王军共有。后马巧英死亡,马巧英的份额由王长生夫妇继承。考虑到王军系户主,且所有手续都是以王军名义申请的,因此法院判决王军享有拆迁补偿款的40%,王长生夫妇享拆迁补偿款的60%。

  承办法官介绍说,2000年左右,苏州地区农村房屋才大范围地普及房产证,但由于当时人们意识薄弱,一般都将房屋登记在子女名下,遇到拆迁就会产生很多纠纷。房产证对外具有公示公信的效力,但是对内要探究房屋建造时的情形。即使房产证登记在子女名下,在产生纠纷时应当要考虑父母在房屋上的利益。   忠言 彭昊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