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坊涉嫌无证生产执法部门“踢皮球”
以出差或休假为由拒绝执法 本报开通食品安全举报热线
近日,有读者举报省城昌东工业园东泰大道青山湖消防大队对面,在一栋民房内有一家涉嫌无证加工多味花生的作坊,其卫生条件堪忧。16日下午,记者前往现场暗访,发现作坊仍在加工,一口污黑的热锅里熬着糖浆。看见有陌生人出现,工作人员显得很警惕。
19日上午,记者联系多个执法部门,希望对方到现场调查了解,意外的是,多个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均表示,他们正在外地出差或休假,无法赶到现场执法。快过新年了,本报即日起开通年关食品安全举报热线。
举报:民房内加工出多味花生
当你吃着香甜的多味花生时,它有可能就是出自一个小作坊。近日,省城一名读者向记者举报称,在昌东工业园东泰大道青山湖消防大队对面,沿着一条小路往里走约百米,在一栋民房内经常可以听到机器发出的声音,那是一处加工生产多味花生的地方。
举报人称,由于该处居民楼众多,使得作坊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外人很难发现其踪影。年关将至,作坊加工生产的规模较大,但卫生等条件堪忧,如此生产出来的食品,实在让人难以放心。“有可能是无证加工,希望相关部门将其查处。”举报人表示,根据现场的条件来看,该作坊很难办到相关证件,虽然面积不大,工人数量也不多,但是加工和包装产品的设备一应俱全。让他奇怪的是,作坊存在的时间很久了,但一直没看到相关执法人员前来调查。
暗访:工人警惕性高赶记者走
16日下午,记者前往举报人所指的地点暗访。从东泰大道旁边的一条小路进去,两边都是居民楼,由于生产多味花生的作坊没有名称,记者找了很久都没有发现。一名村民称,附近的确有一家加工花生的作坊,并透露该作坊花生原料都是从洪城大市场进购的,加工后对外出售。
根据这名村民提供的相关信息,记者终于找到了这家作坊。从一处院子走进去,没进大门就看见一口土灶的热锅里装满了暗红色的液体,不停地冒着蒸汽,一名妇女正在灶台前忙碌,用勺子将液体盛到一只塑料桶里。在土灶旁边,一袋袋的花生米堆放在地面上。据举报人称,锅里暗红色的液体是糖浆,熬好后附在花生的表面,吃起来很甜。
看见突然出现的陌生人,站在灶台前的中年妇女突然警惕起来,询问记者“来干嘛的”,随后又不停地叫记者“快走”,一直不愿与人交流,只称加工后留给自己和送给亲戚朋友食用。对此说法,举报人表示,从加工的数量来看,亲戚朋友根本“消化”不了那么多产品,这是对方为避检查找的借口。
查处:执法部门称无法到场调查
食品安全问题不是小事,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19日上午,记者与青山湖区食安办一名付姓负责人联系,希望对方能派出相关执法人员到现场调查了解情况,对方表示,他目前在外地出差,没有办法到现场执法,并让记者联系该区质监局的一名杨姓负责人。随后,记者与青山湖区质监局的杨姓负责人取得联系,对方称自己在休假,也没有办法去现场。最后,记者来到青山湖区政府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均没有得到回复。
面对几个执法部门相关负责人的说法,读者李先生感到很“奇怪”,有人举报食品安全问题,相关部门负责人即使在出差或休假,也应该安排其他执法人员前往现场调查,不能把涉及消费者身体健康的事情当儿戏,应该认真对待每一条举报线索,否则就成了一种摆设。
行动:发现食品安全问题请举报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年关将至,每家每户或多或少都会囤积年货,食品安全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即日起,本报开通举报热线,如果你发现身边有无证食品加工作坊或者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任何问题,请向本报新闻热线0791—86849315举报。(江南都市报 文/图记者 欧阳兴 实习生周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