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政府公布修订后的大亚湾应变计划
中新网3月6日电 据香港特区政府网站消息,特区政府已完成大亚湾应变计划覆检工作,并修订了大亚湾应变计划的内容,纳入了一系列改善措施,确保它与时并进,继续为香港市民的健康和安全提供适切的保障。
香港保安局发言人6日表示,港府在覆检过程中已咨询本地多方面专家的意见,并研究了国际组织所制订的最新标准,以及先进国家在核应急规划方面的实践经验 。
现时大亚湾应变计划设定香港境内离核电站20公里范围为“紧急应变计划区1”(平洲是香港境内唯一包括于此区内的陆地),区内人士或有需要撤离、屏蔽或服用甲状腺封闭剂,作为防护措施。
天文台设有一套新一代的计算机系统软件,简称“事故后果评估系统”,仿真和评估辐射泄漏可能引致的后果。该计算机系统利用最新气象数据和有关辐射泄漏严重程度的资料,仿真放射性物质的传送及扩散情况,估计在香港不同地点可能产生的辐射剂量。
在覆检大亚湾应变计划时,为提高事故后果评估的能力,天文台已采用“事故后果评估系统”,仿真位于大亚湾的核电站一旦发生严重核事故可能引致的影响,确认“紧急应变计划区1”的半径为20公里的安排是恰当的。事实上,这亦符合现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标准,也和先进国家的最佳实践一致。
发言人说,特区政府已因应覆检的结果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措施,重点包括辐射监测、食物及食水防护措施、为受污染人士提供援助、加强消息发布等。
在加强香港辐射监测的工作方面,天文台已于西面的赤腊角及南面的鹤咀,建设两个全新的实时大气辐射监测站,以更全面地覆盖香港的大气辐射监测。如遇紧急情况,特区政府亦会加强监测海水(包括公众泳滩及鱼类养殖区)的辐射水平。
应变计划亦设定了香港境内离大亚湾核电站85公里范围为“紧急应变计划区2”,覆盖香港全境,有需要时会对从核电站周边地区进口、区内生产或供应的粮食、活生食用动物和食水作出监控。
为确保有关的食物监察工作符合国际标准,食物环境卫生署已与内地当局商定,双方会采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标准计划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最新指引水平,用以监察食物的进出口。而在应急期间,食物环境卫生署、渔农自然护理署和水务署将在各自的网站及应变计划的专题网站,公布最新的监测结果或信息。
在一般情况下,由入境人士和货物所带来的公共卫生风险甚低。与此同时,港府会按应变计划就空气、海水、食水、食物、活生食用动物等进行全面监察,在香港境内和入境口岸实施检测。
至于个别人士可能会担心受到辐射污染,为避免将所有怀疑个案导向公立医院使其不胜负荷,当局已修订在大亚湾应变计划中关于监测中心的设立,为有需要人士提供快速辐射检测及简单的除污服务,令市民安心。
在加强消息发布方面,当局已就应变计划设立专题网站,日常作公众教育用途,而在发生紧急事故时为公众提供一站式的最新信息。
专题网站可连接其它提供重要数据的网站,例如天文台提供的辐射监测数据(包括空气样本及每小时更新的环境伽马剂量率)、水务署提供的水质及供水信息、食环署提供的食物安全信息、卫生署提供的健康信息、广东及其它内地机关就紧急事故提供的数据、国际原子能机构及世界卫生组织等提供的数据等。
此外,在发生严重紧急事故时,当局每天会协调政府各负责部门召开记者会,并按需要邀请专家出席,向公众说明最新情况。
发言人说,特区政府现正根据已修订的应变计划,全力进行跨部门演习的筹备工作,以期在下一季度举行大型演习。
届时,预计超过30个决策局及部门会派员进行演习,港府亦会邀请有关的居民团体和志愿人士参与适当环节,以增加真实感及测试有关程序和安排。特区政府会邀请本地、内地和海外观察员,评估参与演习人员的表现,并提出改善建议。
港府会审视演习结果、汲取经验,也会密切留意国际原子能机构、国家及其它先进国家未来任何就核安全所提出的新标准,对计划作出必需和适当的调整,使应变计划更为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