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片《香港 香港》解说词 第一集:特区情怀
【解说】什刹海,旧时舳舻蔽水的漕运码头,依旧延续着曾经的繁华。
潋滟波光里,青砖灰瓦摇曳的倒影隐藏着岁月沧桑,诉说着历史风云。
岸边鳞次栉比的老建筑中,这幢别致的三层小楼,总会在不经意间闯入人们的视野,门牌上的紫荆花标识,立刻就能让人明白它的与众不同。
这里是香港特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或许很少有人知道这家驻京办“没有餐厅”“只配有一辆车”,但只需门口这块特意挑选的“71号”门牌,就能让在此驻足的国人心中升起一份特别的感受。
【同期】香港特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任 曹万泰
我们在内地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把这个香港最新的情况带到内地。香港回归的十五年,香港是国家一部分,大家都希望知道香港作为国家一部分的最新发展的情况。所以我们就有这个目的,就是希望把香港最新的情况带到内地。
【解说】香港特区之特,不仅在于特殊的历史、特殊的文化和特殊的制度,还在于,它总牵挂着一份特殊的情怀。
【解说】1982年9月2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邓小平会见了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此时,距离新界的租约还有15年到期。
在这次日后被称为“定调子”的会见中,邓小平字字千钧地表示,主权问题不容谈判。
【画外音】邓小平:主权问题是不能够谈判的,是说中国1997年收回的问题是不能谈判的。
【解说】会见结束后,撒切尔夫人一行从人民大会堂离开时,这充满戏剧性而且意味深长的一幕,没有逃过记者的镜头。
回归临近,有人为之欢喜,有人为之忐忑,有人为之恐慌。在那段时间,许多香港市民每天传阅报纸,想要捕捉任何和“回归”相关的信息,从而对未来做更多打算。
【同期】 香港市民 谢先生
很多有钱人移民去加拿大、澳大利亚。
【同期】 香港市民 麦先生
中英谈判那个时间呢,感觉很彷徨的,不知将来怎么样。
【同期】 香港市民 梁先生
当时邓小平说五十年不变,我在心里也是比较踏实的,所以就没有恐慌。
【同期】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助理主任 马家辉
因为谈判过程坦白讲,有前进有后退,大家有矛盾的时候,紧张的时候。
【解说】当时,正在台湾求学的香港人马家辉刚刚二十岁出头。港币与台币汇率的变化,是他感受中英香港问题谈判进程的特殊方式。
【同期】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助理主任 马家辉
当紧张的时候呢,紧张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港币一天之内贬值了,好像20%多。
【解说】1984年的年底,《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签署。香港和内地的距离从来没有这样的接近。
与香港人的犹豫和不安相比,内地人对香港的回归却显得急切而兴奋。这首风靡一时的流行民谣,用异常直白的歌词唱出了当时内地人对香港的情愫。
【音乐:艾敬《我的一九九七》】
【解说】歌声里唱着人们对香港的无限憧憬。那时,香港这两个字,意味着先进、繁荣、时尚。西装革履的香港客商在内地总被待若上宾。
【同期】 北京市政协常委 香港富华国际集团总裁 北京侨商会副会长 赵勇
原来的内地人到香港去感觉还是像出国一样,还是要有很多的,特别的那个兴奋。
【同期】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副教授 张赞贤
我们一般来讲,就是说香港扮演一个窗口的角色,是为国家引入资金、人才、技术等等方面的窗口。所以呢,在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同期】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助理主任 马家辉
你来亚洲,要跟中国人打交道,做生意。基本上香港是个一定要来的地方。
【解说】1997年,马家辉选择从台湾回到香港,担任一家报社的副总编辑。虽然忙于有关“回归”的报道,但他在那个特别的日子选择与家人一起见证“香港回家”的那一刻。
【同期】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助理主任 马家辉
我还记得一天工作十来个小时,然后到回归那一天,是6月30日那一天晚上,到了11点半,我就要赶回家,我家住在报社很近,返回家跟我太太跟我小孩坐在电视面前看那个放焰火交接。我要跟我家人一起来见证,回归的重要的时刻。
【现场: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资料同期】江泽民
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
【解说】飘扬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旗宣告“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在这一刻变为了现实。然而,对于年轻的特区政府来说,种种挑战才刚刚开始。
【同期】 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副教授 张赞贤
其实回归以来,香港的民众对政府的要求还是蛮高的。
【同期】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前主席 范徐丽泰
的确是从前是听令于人,因此特区政府的公务员都是执行者,非常优秀的执行者,可是回归了以后,他们不但是政策的执行者,也是政策的决定者。
【解说】回归后的香港还是以前的那个香港吗?“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能走多远?香港还能继续保持它的魅力吗?香港人在看,内地人在看,世界也在看。
【资料同期】 胡锦涛
一句话,中央政府关于香港大政方针的宗旨,就是为了香港好、为了香港明天更好,就是为了香港同胞好、为了香港同胞明天更好。
【解说】回归后不久,一场金融风暴席卷亚洲,随后禽流感、非典,以及至今不减的国际金融危机接踵而至。
不同的是,如今的香港在迎战一个个危机时,背后多了一个坚强后盾。
【资料同期】 朱镕基
万一特区需要中央帮助,只要特区政府向中央提出要求,中央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
【解说】在诗人闻一多的笔下,香港曾是与祖国母亲失散多年的孩子。如今,应该让这个回到母亲怀抱的孩子受到善待。
2007年,在香港回归的第十个年头时,美国《时代》周刊撰文说:“此时此刻,中国内地正变得日益自由和开放,可以给予香港--这个混血的、有点外国风情的孩子可能连做梦都没有想到过的机会。”
【资料同期】 温家宝
我们特别强调要使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的结算中心和国际资产中心。与此同时,香港连接内地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很快地向前推进,使物流、人流更加畅通和便捷。这些都有利于巩固和发展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
【解说】如今的香港,不仅是中国南方最大港口之一,也是全世界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不仅是世界上领事馆数量排名第二多的城市,也是内地通往世界的窗口和桥梁。
虽然内地经济的崛起速度超过人们想象。北京、上海、广州正崛起为新的国际化大都市,但香港对于内地人的诱惑始终无可替代。
【同期】内地留港毕业生 姚文文
我很喜欢香港人做事很努力,很勤奋,所以我自己也是想趁年轻的时候,去锻炼一下自己,所以我会选择在年轻的时候,我想留在香港。所以我相信自己将来能够成为一个香港人。
【同期】 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副教授 张赞贤
因为中国改革开放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所以香港在法律、法制、社会管理、社会服务还有公共管理方面,可以提供给内地参考的一个范例。
【同期】 香港特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任 曹万泰
香港是一个比较现代化,比较国际化的城市。但是香港是国家一部分,我们能扮演的功能就是为国家的现代化,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我们的优势。
【解说】回归十五年,香港,依然是那么“香”。人来人往的罗湖口岸,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过境口岸之一,有214条出入境通道,日均过境人数超过25万人次。香港已不再是内地人遥不可及的心中向往。沧桑岁月沉淀在这匆匆的脚步中,不变的依旧是那份特殊的情怀。
专题:香港回归1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