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八月十三日电 题:疍家人游走在海洋与陆地之间
作者 张鹤群 国华
二十一世纪的香港,到处都是繁华景象,凭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凭的是香港市民抓住机遇努力拼博。与香港一道同行的有一个族群,他们一个多世纪以来默默耕耘,从事着渔业、航运、交通等行业,他们就是疍家人。
从渔民到船员、领航员 都离不开海
香港在开埠之前是一个渔港,以捕鱼为生的疍家人散居在沿海的村落,例如铜锣湾、香港仔、柴湾、油麻地、西贡等地。他们以船为业,以船为家,吃饭、睡觉、工作都在船上,依靠渔船生活。
他们在凌晨驾船出海捕鱼,早上到市场兜售,年年岁岁如此,是香港的主要海产品供应者。
可是,捕鱼的收入微薄,发展机会不大。十九世纪后期开始,香港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转口港,不少疍家人借机放弃当渔民,转而投考海员。
由于拥有丰富航海经验,疍家人能够胜任这份工作。海员工作虽然风险高,但收入颇为优厚。
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航运发展蓬勃,同时,来往内地与香港之间的船务市场开始兴盛,一些疍家人开始以个体形式经营“趸船”,负责将货物运送到各个地区。趸船一直备受重用,成为疍家人的重要生路之一。到了现在,人们还可以在维多利亚港见到趸船缓缓地横过这个繁忙的海港。
由于熟识水路,一些疍家人还从事领航员的职业,也有经营驳船,或在小轮公司当船长或水手,为香港的海上交通运输业作出贡献。
疍家美食风靡香港 走上陆地谋生不易
除了运输和捕鱼,传统的疍家人还会经营饮食和旅游业。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在铜锣湾避风塘,许多疍家人把小艇改造成海上餐厅,推出“避风塘炒蟹”等美食。
这些海上餐厅专门针对一些喜欢感受渔民生活的外国游客,以及港岛区的上班族,一度成为香港的特色。据了解,有些海上餐厅因为受欢迎,盈利甚丰,在九十年代初移师陆地,建立和扩张门面继续经营。
此外,在香港仔,一些疍家人还会经营“街渡”,接载旅客游览避风塘。
随着内地和世界各国的海产涌入香港,加上香港本地养鱼业的发展,以及油价高企等影响,香港的捕鱼业逐渐萎缩,疍家人和他们的后代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不再依靠海洋生活,转而到陆上营生。
政府的公屋和居屋计划,使许多疍家人移居陆上,脱离艰苦的船上生活。据统计,到二零零六年,全港只剩下不足五千人住在船上。
在多数疍家人融入香港都市生活的同时,少部分疍家人却走上了“回头路”。由于他们知识水平不高,营生比较困难,只能回归海上,继续在海洋中拼搏求存。要想在陆上扎下根,这些老一辈疍家人也许只能寄望于受过良好教育的下一代了。(完)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