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将对华征反倾销税 分析称其搬石头砸自己脚
欧盟委员会日前正式宣布,欧盟将从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前两个月的税率为11.8%,此后将升至47.6%。
尽管中方已经做出了充满诚意的努力,尽管欧盟内部反对的声音不断,但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最终还是打在了中国光伏企业的身上。
不过,受这一决定伤害的并非只有中国,就在此决定宣布的同一天,欧盟平价光伏联盟发出一份公开信,呼吁停止征税的裁决。信中表示:欧委会的行为将使太阳能的成本高于煤或核能,这将使干净的太阳能无法取代肮脏的能源。
在欧洲太阳能战略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大量受益于价廉物美的中国光伏产品的欧洲太阳能企业更是担心,成本大幅提高,会导致为数众多的相关企业破产和工人失业。
其实,就连欧洲人自己都明白,对中国光伏企业征收惩罚性关税,并不能如想象中的那样能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竞争力。订单只会从中国转移到成本更高,但仍旧低于欧洲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去,比如印度。欧盟各国最终得到的只能是用更大的代价来推动自己的新能源战略,收获一个损人又不利己的结局。
即便如此也要大张旗鼓地“惩罚”中国的光伏企业,其背后的政治考量也许远大于经济因素。就在欧盟对华光伏“双反”初裁做出的同时,针对中国电信业的“双反”调查也在进行当中,而这些都只不过是近年来欧洲对华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的一个缩影。
欧债危机以来,持续低迷的经济形势促使越来越多的西方政客愿意将责任推卸给不断输出廉价工业品的中国。似乎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才是夺走欧洲经济活力和就业机会的幕后元凶。与此同时,将贸易保护主义作为换取欧洲商品在华市场的谈判筹码也成为不少人心中“立竿见影”的有效手段。
熟悉中欧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的人都清楚,由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程度不同,中欧工业企业之间的互补性远大于竞争性。从长远来看,对中国工业产品持续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不仅无益于欧洲经济的复苏,结果只能是让欧洲经济陷入高成本和低效率的境地。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国际贸易当中的话语权已不可同日而语,面对欧盟对华“重大经济利益”的无视和侵害,相关的反制措施几乎不可避免。而相对于中国对欧出口的廉价制成品而言,欧洲对华出口商品的经济附加值要高得多,贸易摩擦一旦升级,谁更受伤显而易见。
就在欧盟宣布对华光伏企业征收临时性关税的同时,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表示:“欧盟委员会将随时准备与中国的光伏产品出口商和相关商会展开讨论,如果双方能够找到妥善的解决方案,临时性关税将停止征收。”
中国的光伏企业正积极准备与欧盟展开对话,一向倡导自由贸易的欧盟应该清楚,对话需要拿出足够的诚意,搬起贸易保护这块大石头,砸到的不仅是别人,更会伤害到自己。(记者罗宇凡、华晔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