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回归美国政坛 强硬态度令多方担忧(2)
美国“人心思变”
“毫无疑问,如果是我当了总统,肯定比奥巴马干得好。”就在7日,美国共和党人罗姆尼接受福克斯周日新闻采访时,这样自信地说道。2012年,作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罗姆尼与奥巴马争夺美国总统宝座最终落败。
罗姆尼面对奥巴马所表露的自信,是华盛顿最近政治气候的一部分。《华盛顿邮报》9日称,该报与ABC news进行的民调结果显示,52%的人认为奥巴马任期将是“失败”,56%的人对他处理国际事务的做法感到失望,54%的人对他的经济应对之策感到失望,总体上,65%的人称国家处在“错误的轨道上”。《纽约邮报》14日说,“奥巴马号”正在沉没,担任总统6年来承诺无一兑现,“他的世界观,他的政治,他的成见,他的习惯,都无法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
德国《明镜》周刊16日称,如果希拉里真的竞选,她与奥巴马的关系是一个微妙的问题。她必须进行平衡,一方面,她需要民主党内的主要支持者;另一方面,她又必须与奥巴马撇清,因为奥巴马的支持率最近下降到任期最低水平,民众对奥巴马已经失去信心。
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16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精力充沛、雄心勃勃的希拉里参与2016年总统大选在美国是众望所归,她当前的人气和声望比做国务卿时还要高一些,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奥巴马外交“软弱”和支持率低迷的反衬效果。
她是不是太鹰派了?
“希拉里在外交政策上是不是太鹰派了?”希拉里14日“对2016年总统选举发起第一次非正式突袭行动”的当天,美国广播公司记者乔纳森提出他的担忧。德国全球新闻网16日评论说,与奥巴马相比,希拉里在外交上更加强硬,她曾多次“失言”,甚至指责普京是希特勒。设在美国加州的“异见之声”网站分析说,希拉里认可美国国际关系学者米尔斯海默的“进攻性现实主义”政治哲学,按这种观点,美国必须保持在这个星球上的军事优势,中国理所当然地需要被遏制。文章称,“进攻性现实主义”会打开与中国冲突的大门,对世界和平是一种威胁。
今年6月,希拉里的第二本自传《艰难抉择》问世,这本厚635页的著作叙述了希拉里在担任国务卿期间的经历,迅速在多国畅销。《纽约时报》的书评说,希拉里属于外交政策的“是的……但是……”学派──“是的,我们对其他国家的干涉常常适得其反;但是我们不得不介入,不得不担负起历史分派给我们的领导者角色,因为我们是责无旁贷的国家。”《华尔街日报》题为“如果希拉里成为下届美国总统”的文章称,政治观察家们认为,如果希拉里成为下届美国总统,她的执政风格将是对外强势进取,对内折中妥协。
“正确的外交政策,不是美国堡垒,也不是美式和平。”“新泽西政治家”网站9日刊文称,2016年总统选举中,外交政策对投票的影响或许堪比以往的就业与经济。该报为未来的美国总统建言说,美国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我们不是无所不能,我们没有充当世界警察的能力,我们不应试图强加美式和平。我们对西半球之外的介入应该限于那些在经济或者地缘政治上直接影响我们国家利益的领域。(记者 李秉新 青木 刘畅 崔杰通 汪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