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人质事件给全球安全敲警钟 恐怖主义蔓延
据澳媒16日报道,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当天发表讲话称,15日发生在悉尼中央商务区咖啡馆的人质劫持事件是一次与恐怖主义的“遭遇战”,澳大利亚应该从中吸取教训。
突如其来的人质劫持事件打破了这个南半球国家长久的平静,让澳大利亚人首次真切感受到恐怖主义阴影带来的巨大恐慌,也给全球安全再敲一次响亮的警钟。
南半球也不再平静
“人质事件表明,即使是像我们这样一个自由、开放、慷慨、安全的国家,依然容易受到有政治动机的暴力行为的攻击。”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在事件发生后的讲话中如是说。
虽然澳大利亚官方尚未将此次人质事件定性为“恐怖袭击”,但事件本身充满恐怖主义的色彩:据澳媒报道,劫持者曾要求人质从咖啡馆窗户里展示写有疑似阿拉伯文的黑色旗帜,并要求澳大利亚政府向其提供“伊斯兰国”旗帜。
“人质事件让澳大利亚人陷入惊慌之中。”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在报道中称。而就在此前的一周,澳大利亚新反恐法刚刚正式实施,澳外交部长朱莉·毕晓普曾表示,澳大利亚政府承诺将在国内及国外采取任何必要手段保障本国不受恐怖主义威胁。
然而,澳大利亚的安全形势显然不容乐观。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怖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认为,此次人质事件应该是一起由澳大利亚本土的同情、支持“伊斯兰国”组织的极端分子或恐怖分子发起的“独狼式”恐怖事件。
近一年来,“伊斯兰国”迅速崛起,并借助社交网络等新兴手段笼络世界各地尤其是西方人入伙,如今这种趋势已开始向亚太地区蔓延。
西班牙《世界报》此前就有报道称,大约有至少20名澳大利亚籍圣战者从中东回国,为澳大利亚本土安全埋下一颗“定时炸弹”。阿博特也曾表示,澳大利亚国内还有大约100人为那些已经抵达中东的澳籍圣战者提供支持。为此,今年9月,澳大利亚十多年来首次将恐怖主义威胁级别从“中级”上调至“高级”。
恐怖主义蔓延原因复杂
“悉尼人质事件已将一些麻烦的事实摆在澳大利亚人面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在相关报道中指出:“尽管身处地球的另一边,但他们(澳大利亚人)仍然无法避免中东动乱的影响,他们和加拿大人或欧洲人一样,同样容易受到所谓的‘独狼式’恐怖主义的攻击。”
李伟也认为,此次人质事件表明,“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恐怖主义威胁已经从一个区域性威胁上升为一个全球性威胁。
有分析称,澳大利亚成为袭击目标或与其加入美国主导的打击“伊斯兰国”联盟有一定关联。今年9月,阿博特宣布,澳方将派遣军事人员和战机协助美军在伊拉克打击“伊斯兰国”的行动,此后澳大利亚频繁受到来自“伊斯兰国”的恐怖威胁。近期,美国出台的酷刑报告引爆伊斯兰世界极端情绪。专家认为,被视为美国反恐行动坚定跟随者的澳大利亚或正引火烧身,成为“替罪羊”。
“澳大利亚依赖海上贸易,本身又人口稀缺,因此移民政策相对宽松,这也使极端分子相比在欧美等国更易下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近年来澳大利亚相对宽松的移民政策,使大量穆斯林移民该国,这也给极端分子和伊斯兰激进分子在澳制造恐怖活动提供更多可乘之机。
此外,外来移民普遍面临的失业、贫困、社会不公、种族歧视以及与当地主流社会的隔绝,也容易引发移民内心的失衡,进而激发社会矛盾,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根据澳警方公布的信息,此次悉尼人质事件的劫持者莫尼斯就是一名来自伊朗的难民,且前科累累。
反恐还需从根源治起
悉尼人质事件虽已随着人质被解救、劫持者被击毙而告终,然而其所暴露的澳大利亚乃至全球面临的严峻的安全形势更令人忧虑。
悉尼人质劫持事件表明,在“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独狼式”恐怖主义等诸多全球不稳定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已经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绝对安全,置身事外。如今,全球反恐形势严峻而复杂。
在今年“9·11”事件13周年之际,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发表讲话,表示要联合其他国家发动打击“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战争,并游说10个阿拉伯国家与美国签署联合公报,同意共同打击“伊斯兰国”。
专家分析认为,在遭到西方国家的纵深打击后,恐怖组织的组织形态正趋于网络化和“扁平化”,并发生类似于“海星”的分裂式发展,在世界各地动员,向世界各地流动。这无疑将加大全球打击恐怖主义的难度。
“用军事方式从来都不能真正除去恐怖主义的根源。”王义桅指出,反恐不只是简单的军事打击,它还与消除国际政治政策不公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现象密切相关。
此前,阿联酋学者哈桑也在英国《卫报》网站撰文指出,“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兴起正是源自困扰中东地区的矛盾和不公。
“只有强调国际公平与正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消除不平等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恐怖主义的问题。”王义桅说。要真正铲除日渐扩散的恐怖主义毒瘤,还需全球共同作出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