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南极科考队遇浮冰困扰 “白濑号”陷入苦战
日本dot。网站4月13日报道称,2016年即将迎来60周年的日本南极科考队近来屡遇困境。深厚的浮冰不仅给运输增添了难度,也影响到了观测。现在最困扰的日本南极观测队的恐怕就要属浮冰了。温室效应虽然使得北极的浮冰越来越小,但在南极却导致了相反的结果。2014年9月20日,南极浮冰面积达到了2012万平方千米,是继1970年代后期使用卫星观测以来记录到的最大的一次。
是寒冷化吗?也不能轻易断言。南极大陆的内陆最低气温达到零下89.2度,是地球上被记录的最寒冷的地方。因为极寒,南极附近的空气干燥,降雪也很少。但也会有因暖湿气流进入而导致降雪增加的情况。当降雪增加时,积雪会使浮冰变厚,不易溶化。当然,也有可能因温室效应而使得浮冰扩大。究竟是其中哪种原因,还尚未定论。
浮冰最厚,运输联系最困难的当属南极大陆周边的昭和基地。自2009年启用第四代破冰船“白濑号”以来,形势越来越严峻。从大陆岸向海中延伸的“固定冰”到夏天仍能达到100公里。冰层厚达5至7米,甚至还有数米的积雪。虽然“白濑号”直接使用船身破冰,但仍有一天行进不足1千米的情况。“白濑号”一年往返南极一次,其使命是运送队员和大量的物资,燃料通常由从船到基地储存区中铺设的管道运输。在没有港口和栈桥的昭和基地,只要接近1千米以内水龙带能达到的地方就算是靠岸了。然而2012年和2013年的第53和54号队伍由于被深厚的浮冰阻挡,到基地前约20千米的地方就无法继续前进。燃料只能通过汽油桶等大型容器空运。物资则由雪上车装运,并在冰上往返运输。
雪上加霜的是负责空运的大型直升飞机只有一架。虽然原本应有两架直升机,但从53号队伍之后,由于故障和整修等原因只能向南极派出一架。观测队能租借的也只是小型或中性直升机,运载力小。
运送物资的总量约达上千吨。53号队伍只能运达其中的6成左右。基地维持越冬通常需要600公升的燃料。虽然基地还有储备,但派遣出观测队的国立极地研究所的白石和行所长仍透露出担忧,称“如果‘白濑号’仍不能靠岸,燃料持续不足的话,基地可能将无法过冬”。
燃料和机械器材运输不到位也对观测产生了影响。为探测温室效应而受到瞩目的世界首试大型大气雷达虽然于2011年起就一直在推进建设、开动的准备,但由于“白濑号”无法靠岸,延迟了机械器材运送的时间,使得雷达从现在起才真正实现运转。据悉,若要让该雷达完全运转起来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和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