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收复摩苏尔迎“阶段性胜利” 国际反恐任重道远
中新社北京7月10日电 题:伊拉克收复摩苏尔迎“阶段性胜利” 国际反恐任重道远
作者 刘旭 邱晔
伊拉克总理兼武装力量总司令阿巴迪当地时间9日宣布,伊政府军在摩苏尔战役中取得胜利。尽管法新社消息称,摩苏尔城内仍有零星枪声,但按照伊拉克政府的说法,摩苏尔收复战已进入尾声。
从2014年6月被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占领,到2016年10月伊政府军开始解放摩苏尔行动,再到9日摩苏尔被收复,外界一直关注这座城市的战况。有媒体将收复摩苏尔称为伊政府军的“里程碑”,但专家提醒,摩苏尔的全面收复并不意味着“伊斯兰国”的溃败,国际反恐仍然任重道远。
打击“伊斯兰国”迎来“阶段性胜利”
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董漫远看来,收复摩苏尔对于伊拉克政府来说是来之不易的反恐成果。
2014年6月,“伊斯兰国”凭借几千人的武装打败了数万伊拉克政府军,并攻下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苏尔,对伊政府军是极大的打击,严重挫伤部队战斗意志。“此次收复摩苏尔的胜利因此更具意义,它坚定了伊拉克政府维护国内稳定的信心,对政府军也是一大鼓舞。”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李国富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也指出,2014年“伊斯兰国”组织头目巴格达迪就是在摩苏尔的努里大清真寺宣布所谓“建国”,历经两年多时间,伊政府军在国际社会的支持下收复摩苏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伊斯兰国”作为一个所谓的“国家”在伊拉克覆没,这是一场阶段性的胜利。
李国富还指出,“伊斯兰国”在中东的另一个标志性据点位于叙利亚拉卡。目前,国际社会收复拉卡的战役也在紧张进行。随着摩苏尔的解放,收复拉卡的预期也变得更加乐观,这也意味着“伊斯兰国”在中东地区的实体存在有望被彻底摧毁。
极端组织“外线扩张”加大反恐阻力
“收复摩苏尔绝不意味着‘伊斯兰国’寿终正寝,甚至不意味着伊拉克政府能在短期内将其影响彻底根除。”董漫远分析说,对于摩苏尔的失守,“伊斯兰国”的决策层或许早有预判,并决定未来向外线扩张。
董漫远解释说,“外线扩张”指的是跨洲际扩张或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即把一些伊斯兰法学家、指挥员、作战骨干先期转移到埃及西奈半岛、北非马格里布地区、也门、阿富汗等地,并利用已经取得欧洲国家公民身份的一些本土“圣战者”重返欧洲,搅动地区安全。
在伊拉克境内,“伊斯兰国”也在有计划向外围转移,在东、西两个方向控制了数个战略重镇,开辟成外围游击区,依托山势与政府军长期周旋,并借此暂时保存实力,窥测伊拉克政局,一旦伊国内政局不稳,“伊斯兰国”将伺机而动。
董漫远还指出,目前由库尔德武装主导的“叙利亚民主军”对拉卡地区“伊斯兰国”的攻势也出现放缓迹象,“伊斯兰国”也试图利用大国和地区强国的矛盾,寻求在叙利亚保留力量,伺机再起。
李国富还提醒,即便拉卡被收复,也并不意味着歼灭“伊斯兰国”反恐战争结束。随着目前摩苏尔和未来拉卡这两个地区的解放,“伊斯兰国”作为一个公开控制领土区域的国际恐怖组织可能走向覆没,但同时也极有可能变成和以往的恐怖组织一样的隐蔽性组织,藏匿在山区或混杂在其他国家的恐怖组织之内,国际社会完全战胜以“伊斯兰国”为代表的国际恐怖组织的战争远没有结束。
国际合力反恐需“一心一意”
专家指出,面对复杂的反恐形势,国际社会必须加强合力反恐,以应对极端组织的隐蔽和扩散。但目前国际反恐也面临着艰巨挑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国际社会在鉴定“恐怖分子”和“恐怖组织”这个问题上并没有统一认识,不同国家因利益出发点不同,对某些极端武装力量的定性也就不尽相同,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国际反恐的复杂性。
董漫远认为,国际合力反恐首先要做到“真反恐”,而非借反恐之名牟取地缘政治私利;其次,国际反恐必须放弃双重标准,不能以“是否危害到本国利益”作为反恐标准。董漫远提醒,滋生恐怖主义的经济、社会根源目前仍牢固存在,国际社会只有做到“一心一意”合力反恐,才有可能取得反恐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