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专家会议选举的本质,并不在于谁将成为新一代专家会议成员或主席,而是在于哪一派势力将影响未来最高领袖的任命,决定伊朗政治的方向
★ 文/陈君
9月中旬,伊朗天空上的核阴云依然密布,内贾德与布什的角力依然胶着。而此时,一个被媒体冷落许久的名字,又一次被高调提起。
他就是伊朗前总统阿克巴尔·哈什米·拉夫桑贾尼。在2005年大选中,他输给了年轻的内贾德。这一次再被关注,却缘于他的胜利——9月4日,拉夫桑贾尼当选专家会议主席。专家会议有权选举、监督伊朗最高领袖,在领袖不称职或失去领袖的必要条件时废黜领袖,对伊朗国家重大事件有发言权。观察家指出,“它的实际影响力要大于伊朗总统和伊朗伊斯兰议会”。
新华社援引伊朗分析人士看法认为,立场相对中立温和、偏向改革派的拉夫桑贾尼,掌管有“伊朗政权制度重要支柱”之称的专家会议,是对强硬保守阵营的打击。
专家会议与最高领袖相互制约
“这是一个重要的政治事件,要分析它对伊朗的影响,我们必须先搞清楚,专家会议是个什么机构,伊朗几大政治派别如何对它施加影响。”外交学院教授、中东问题专家宫少朋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各派力量的变化,决定着伊朗未来的政治走向。”
1979年4月,伊朗宗教领袖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领导伊斯兰革命,推翻巴列维王朝,建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是年,78岁高龄的霍梅尼成为伊朗最高宗教领袖。
同年12月,伊朗全民公决通过了新宪法。宪法规定伊朗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是国家领袖之后的最高领导人,负责协调三权。任期四年,可以蝉联一届。”这种政体使伊朗成为当今世界独特的政教合一国家。权力制衡、以法治国、平等共和这些现代政治价值观与伊斯兰教什叶派教法结合在了一起。
3年后的12月10日,经霍梅尼批准,伊朗举行首次专家会议(也叫专家委员会)选举,第一届专家会议成立。
专家会议由权威宗教法学家组成,成员86人,根据伊朗各省市的人口比例选举产生,任期8年(去年选出的新一届专家会议成员任期10年)。
“他们大都是宗教界的名人,是在宗教学院受过教育的学者,品行端正,有智慧有见解,能把握国家方向。”谈起专家会议成员,在伊朗老城伊斯法罕一家酒店任职的卡奇米语气里充满了尊敬。在伊朗,上层宗教人士不仅拥有优越的政治地位,还有优厚的经济收入,宗教基金和传统宗教课税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
根据1979伊朗宪法,专家会议每年举行一次,“设立初衷就是为了保证在霍梅尼去世后,选举出新的最高宗教权威,继续领导国家,巩固伊斯兰革命的成果。” 宫少朋介绍说。但最高领袖对专家会议也有制约作用。专家会议所有候选人必须通过宗教考试,获保卫者委员会批准,才有竞选资格,而保卫者委员会成员由最高领袖任命。
“也就是说,最高领袖可以间接干预专家会议,把靠得住的人安排到保卫者委员会或者推荐给专家会议。”常驻伊朗的中国记者张先生对本刊说。
派别政治左右伊朗
生命最后几年中,霍梅尼疾病缠身。伊朗遭受战争重创、国内陷入残酷政治斗争的现实,更令老人心急如焚。他不得不抓紧时间,为将来的伊朗做好打算。
1989年4月,霍梅尼下令修改宪法:必要时,专家会议可推举一名宗教法学家担任领袖,而不一定是最高宗教权威。这为最高领袖政治化铺平了道路。两个月后,1989年6月3日,霍梅尼溘然长逝。随后,专家会议以2/3的多数票,推选50岁的总统赛义德·阿里·哈梅内伊为伊朗最高领袖。有评论认为,哈梅内伊的当选完全是政治行为,他首先是政治家,其次才是宗教学家。
当年7月30日,务实派(又称温和保守派)拉夫桑贾尼从哈梅内伊手中接过总统权杖,连任两届,直到1997年。拉夫桑贾尼重视发展与西方国家关系,主张与美国修好;他成立“建设内阁”,主张有效率地发展经济;他虽然支持不暂停铀浓缩活动政策,但认为在核问题上应采取灵活妥协立场,反对一味强硬。不过,由于拉夫桑贾尼出身大富之家,政策往往照顾精英阶层、资本家,引起了底层民众强烈不满。
此后,改革派代言人赛义德·穆罕默德·哈塔米连任第七、第八届总统,他走得更远。哈塔米改变了“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的治国理念,为“输出革命”降温,主张以“缓和和对话”取代“冲突和对抗”。他“文明对话”的思想给整个伊朗打下深刻烙印,给东方和西方都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被公认为20世纪末期的重要国际关系理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