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夜间起,久违的雪花终于“赴约”华北黄淮,为干渴的土地带来滋润。久旱逢甘霖,这场大范围雨雪天气将持续多久?能否缓解我国粮食主产区的旱情?如何利用有利天气形势打赢抗旱保丰收这场硬仗?
去年10月以来,由于缺乏水汽,华北黄淮等地鲜有雨雪眷顾。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2月9日,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甘肃、陕西等8省冬小麦受旱面积达11595万亩。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张培群表示,造成北方旱区雨雪时间推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极地大气环流的明显调整导致影响我国北方的冷空气明显增多增强。同时,来自西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弱,导致暖湿气流无法北上,降雪缺少有利的水汽条件。
久旱之下,这场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对华北黄淮等地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9日5时至10日5时,北方地区出现今年以来最大范围降雪,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部、华北大部、黄淮中西部等地普遍出现了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天气。北方旱区中,陕西南部、河南中南部普遍出现大雪。河北、北京、天津等地也普遍出现小到中雪天气。
然而,由于降水过程偏弱,且持续时间不长,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室专家认为,此次降水利于黄淮等地冬麦区土壤增墒,但对缓和旱情作用有限。特别是华北中东部、山东中北部等旱区仍无有效降水,旱情仍将持续。
中央气象台专家表示,10日下午,本轮降雪将趋于结束。由于本次旱区降水量普遍在1—3毫米左右,降水量低于10毫米的降水过程对缓解当前旱情作用有限。
不过,这次雨雪过程给旱区人工增雨雪带来了有利条件。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监测显示,9日8时-10日8时,黄淮旱区大部地区有云系覆盖。河南大部、安徽大部、山东中南部和江苏西北部地区存在过冷水,具有较好的增雨潜力。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目前,气象干旱区各地方人影部门正积极行动,采用飞机、火箭、高炮等开展冷云催化作业,伺机开展增雨雪作业。中国气象局将加强作业条件预报会商分析,强化区域协作和联动指导,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开展跨区域飞机与地面立体化人工增雨(雪)作业。
中央气象台预计,10日白天到夜间,本次雨雪天气过程逐渐减弱,未来一周仍难以形成较大规模的有效降水。(记者 张辛欣)
参与互动(0) | 【编辑:吴博】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