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地区分布失衡——
“十二五”期间,城镇人口将突破7亿。2050年全国流动人口将达3.5亿人左右,留守农村的“三六九”人群将形成人口“洼地”,导致新农村建设主体缺位
在我国对计划生育管理末梢的设计中,全国6万多个乡镇、街道都设有计划生育办公室,平均每个乡镇有6人左右,每个街道有3人左右。散落到每个社区,通常只有1人。
一线计生员王蕾管理的是北京市海淀区一个新建社区。小区住户多是外地人,他们大多从事私营经济,不管贫富,都不享受城市的福利,也不愿遵守城市的规则。
而这个群体恰恰是生育率较高的人群之一。作为北京市外来人口最多的一个区,海淀区300多万总人口中,流动人口近1/4,高达80万人。“在我们医院出生的二胎,90%是外地来的。”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有关负责人透露。
“我们正进入一个‘流动时代’。”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表示,在快速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拉动下,我国正经历着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迁移。2009年全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2.11亿人,2050年将达3.5亿人左右。
在城市化大潮中,大批农村新增劳动力离乡又离土,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聚集到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导致人口地区分布失衡。
这种分布失衡首先表现为人口过度向城市流动,给城市资源环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带来空前压力。“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城镇人口将突破7亿。流动人口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日趋突出,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难度加大。比如,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服务经费投入缺乏有力法律依据,大部分社会兴办的民工子弟学校条件差、教育质量低,仍有很大比例的流动人口未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未被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等。
这种分布失衡还体现在农村地区出现人口“洼地”,使新农村建设缺乏人口支撑。近年来,许多村庄已无剩余劳动力可以转移,只有大批留守老人、妇女和孩子组成的“三六九”人群,新农村建设主体缺位。如果农村人口“洼地”局面不能得以改善,不远的未来,城乡二元结构或将无以立足,取而代之的将是积贫积弱的农村被喧噪的城镇彻底“吸空”。如何克服“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马太效应,是广义人口均衡应当考虑的重要问题。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十二五”规划纲要鲜明地提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并举,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施一元化人口管理
人口与经济的本质关系,是人口内部结构变化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变化。与上世纪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压力相比,当前人口规模和城市化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人口结构失衡对社会发展的压力更为严重,如果不能有效应对这些新变化、新挑战,中国人口发展将遭遇环境危机和社会危机。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新时期人口发展的战略目标。翟振武认为,“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新表述,是对我国多年来人口调控理论与政策实践的精准概括。它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人口的内部均衡,即人口数量适度、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分布合理;二是人口的外部均衡,即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如何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抓手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翟振武指出,近年来,我国人口计生工作从以行政制约为主转向统筹协调,从“单一管理”转向“综合关怀+服务+管理+保障”,统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的关系,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关系,目标就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1990年以来,国家人口计生委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打击技术越轨,整治非法胎儿性别鉴定和非法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建立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的利益导向机制,从物质保障和性别文化上推进重男轻女思想的转变。
应对人口年龄失衡的政策须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加快经济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对出生人口进行调控,在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之间寻找平衡点。
“人口既不能增长过快,使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压力过大,同时也不主张快速削减,这样不利于人口结构的优化。”翟振武指出,相对于“十一五”的“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十二五”规划纲要鲜明地提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
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和全国大城市的生育率持续走低,而中西部地区却面临低生育水平反弹压力。“逐步完善政策”要坚持分类指导,关注重点难点地区。
“城市敞开了大门,但城里的月光不该有阴影。然而目前对流动人口只有管理,还缺少保障。”北京市委党校人口研究所教授侯亚非强调,实现人口均衡分布应推进全国“一盘棋”服务管理。城市政府必须正视“新移民”存在的客观事实,打破城市建设、管理以本地户籍人口为规划依据的思维定式,突破二元式人口管理模式,将失地的本地户籍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城市劳动力市场,纳入就业、培训、社会保险、住房等体系,实施一元化人口管理。同时还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人口的就地城市化、有限市民化、居住园林化和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