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西藏农牧民谈居住环境变化:安居由梦想变为现实

2011年07月12日 09:50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幢幢风格统一的藏式小楼,一处处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来到西藏林芝县布久乡仲果村,你一定会惊讶于这里农牧民的居住条件。

  “对农牧民来说,以前安居只是个梦想,现在变成了现实。”村支书尼玛高兴地说。

  宅院 楼房 沼气池

  村民住房条件大大改善

  在尼玛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村民卓玛的家:接近200平方米的宅院里种满了花草,宅院正中的两层小楼两旁还有3间侧房和一个沼气池。“这样的房子,以前的农奴主也住不上啊!”卓玛笑着说。

  走进小楼内部,可以感受到卓玛家的殷实:一楼是仓库和卫生间。将近80平方米的仓库堆得满满当当。“有青稞、玉米,还有豌豆什么的。”卓玛说,近年种地收成一直不错,“家里的粮食吃不完。”

  来到二楼的客厅,里面摆着沙发、藏式矮桌和古朴的木柜,中间是一台大彩电。卓玛的汉语水平在村里算比较高的,这得益于她经常看电视,“我们最爱看中央台新闻频道。虽然我们只是普通的农牧民,但很关心国家大事。”

  5间卧室分属于卓玛的3个女儿和两个孙女。二女儿和三女儿分别在广东和河北上大学,让卓玛很得意。在卓玛家的“厨房”里,煤气灶等现代化的厨具一应俱全。 “以前生火做饭,都是烧柴或者牛粪,烟熏火燎的。现在用上了沼气,既方便又卫生。”卓玛说。

  灯饰 管网 硬化路

  村庄基础设施更加完备

  如今的仲果村,是2006年从1公里外的老村整体搬迁过来的。“以前我们村在尼洋河旁,一到夏天就受洪水的困扰。”尼玛说:“村民们早就都想搬迁了,可是经济条件达不到,总也没有成行。”

  2006年,在自治区安居工程的整体推动下,仲果村民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4月动工,11月时所有村民便都住进了新家,还得到了补贴。以卓玛家为例,宅院成本总计17万,政府直接补贴了1.3万元。当初卓玛还从银行贷款了2万元,国家贴息,她只需还交本金。

  更令村民欣喜的是,搬迁后的仲果村基础设施有了飞跃。“以前村里都是土路,一到下雨,泥泞得不行。现在村里的路面全都硬化了,而且安装了灯饰,铺设了管网,村民没花一分钱。”卓玛兴奋地说。

  依靠政府的投入,仲果村委会的办公条件也得到很大改善,拥有独立的办公楼,还建起存有3000余册书籍的“农家书屋”。

  办超市 跑运输 搞旅游

  安居后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卓玛的女婿加盟了一家大型超市,在家门口开起了连锁分店。“货物都是县里的超市送来的,生意很不错。”卓玛的女婿说,以前每年10月以后就无事可干了,现在一年到头都有事做,“日子过得更充实,也更有奔头了。”

  依靠发展养殖业、跑运输和林下资源采集,年过六旬的村民占堆一家去年收入近10万元,人均纯收入8500多元,下一步他打算开办家庭旅馆,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卓玛说,安居以后,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了。过去村民只靠种些青稞和小麦,养些山羊和牦牛,没有多少经济收入。如今,他们搭起了蔬菜大棚,种起了特色水果,还尝试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业。2010年,仲果村人均纯收入接近7000元。(记者 刘志强 张帆 朱磊)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