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全会强调:争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排头兵
思维观念要真正实现从“依靠群众打天下”向“依靠群众治天下”转变,从“对社会管理控制”向“为社会和群众服务”转变,从由党委政府“撑船”向由党委政府“掌舵”转变。
要搞好“基本民生”,加快建立人人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务。
要保障“底线民生”,更加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努力确保全体社会成员都能温饱无忧、体面尊严地生活。
要关注“热点民生”,将“热点民生”转变为“热切服务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和境界,不搞所谓的“政绩工程”,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本报讯 (记者毕征、何雪华、李栋、黄蓉芳 通讯员岳宗)7月12日上午,(广东)省委十届九次全会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省委书记汪洋主持会议,并代表省委常委会向全会作主题报告。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朱明国作《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稿)的起草说明,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玉妹通报2010年度市厅级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考评结果。全会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刻认识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战略意义,明确要求、突出重点,加强领导、真抓实干,走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社会建设新路子,争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排头兵。
全会指出,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新阶段,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新时期当好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的重大历史使命。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基础,引领社会转型、化解社会突出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幸福广东的战略高度和现实需求出发,深刻认识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战略意义,充分认识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勇于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历史使命。
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加强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核心任务,紧紧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充分发挥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以完善社会服务为基础,以促进公平正义为导向,以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为特色,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社会规范特别是法制建设为保障,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实现全省的富裕安康、公平正义、活力创新、文明有序,争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排头兵,努力开创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广东风貌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新局面。
全会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部署,突出工作重点,抓好统筹协调。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切实转变观念,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思维观念要真正实现从“依靠群众打天下”向“依靠群众治天下”转变,从“对社会管理控制”向“为社会和群众服务”转变,从由党委政府“撑船”向由党委政府“掌舵”转变。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扬我们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不断改进和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努力做到以理服人与解决问题相结合、教育疏导与提供服务相结合、宣传发动与示范引导相结合,真正学会群众语言、读懂群众表情、了解群众心声,切实提高群众工作的水平。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重视协调好各方关系,积极推动政府和公众在良性互动中实现善治。要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重点培育发展公益性社会组织,重点探索社会组织枢纽式服务管理模式,提高社会群体自我管理的能力。二是大胆改革探索,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要像当年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一样,以大胆改革的气魄和开放包容的胸怀,坚决破除阻碍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探索群众参与社会建设的新途径、新办法,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活力与创造力。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强化政府社会建设的职能,创新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机制。要做好社会管理创新的制度设计,建立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体制机制。在人口服务与管理方面,要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规范有序的外来人员融入广东、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通道”。在虚拟社会服务与管理方面,要大力培育网络中的建设性力量,创新“网络虚拟社会”服务引导机制。在社会矛盾化解方面,要着力创新公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和社会矛盾化解机制。三是大力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搞好“基本民生”,加快建立人人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务。要保障“底线民生”,更加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努力确保全体社会成员都能温饱无忧、体面尊严地生活。要关注“热点民生”,将“热点民生”转变为“热切服务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和境界,不搞所谓的“政绩工程”,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四是强化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夯实和谐社会基层基础。进一步创新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和管理体系,继续完善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把基层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全面、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要以强化服务为重点,大力推进城镇的幸福社区建设;以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为重点,结合新农村建设逐步推进农村的社区化进程。五是大力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和法制建设,为社会建设提供有力保障。要把提升全民文化思想道德素质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现代公民意识,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着力提升全民文化思想道德素质。积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全民族共同精神家园;大力倡导科学理性的幸福文化,培育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良好社会心态。要依法坚决打击扰乱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平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铲除司法腐败,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营造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
全会强调,要深刻认识社会建设的内在规律,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四个重大关系,提高工作的自觉性、科学性与主动性。一是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在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的同时,必须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走出一条既有经济发展,又有社会进步的新路子。二是处理好继承借鉴与创新发展的关系。在继承借鉴我党社会建设的成果和经验、中华民族历史上社会治理的优良传统、国外社会管理的先进经验基础上,结合省情,不断提出新的价值理念,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着力在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形成具有广东特色的社会建设模式,增创广东体制机制新优势。三是处理好统筹兼顾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坚持全盘统筹,兼顾各方,把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长期利益和近期利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质量和速度统一起来,协调好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的关系,协调好社会建设中涉及群体间的利益关系、权责关系,协调好社会建设实践中的人与物的关系等方方面面,做到既要见物,更要见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分清轻重缓急,有取有舍,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在一个时期内重点解决几个民生和社会管理方面的难点、热点问题,以点带面,实现重点突破。四是处理好明确方向与探索实践的关系。明确方向是探索实践的前提,探索实践要按照正确的方向进行,把两者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取得社会建设事业发展的成功。加强社会建设的主攻方向明确后,凡是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的探索,都要大力支持,鼓励大胆实践。
全会强调,能否交出一份社会建设的满意答卷,关键在于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要加强能力建设,加大对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力度。要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社会建设资金保障机制,确保社会建设支出增长高于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要营造良好氛围,形成搞好社会建设的强大合力。
省委常委会向全会提交了2011年上半年工作报告。
省委委员、省委候补委员出席了全会。不是省委委员、候补委员的省有关领导同志,省法院院长,地级以上市市委书记、市长,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秘书长,省纪委常委,省委、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委有关部委、省直有关单位、省有关人民团体、中直驻粤有关单位党员主要负责同志以及省第十次党代会的部分代表列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