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剑出征:破茧成蝶真英雄
鏖兵盈月,载誉而归。
飞驰的专列上,女兵们的目光投向窗外,当初那段日子在她们脑海里一幕幕闪回。
2010年春,女子导弹操作号手选拔工作在第二炮兵某基地展开。
从新训营到老兵连,从旅团机关到基层连队,各种考核评比陡然频繁,而且只针对女军人。
那天,列队完毕,考官一脸严肃,逐人盘问:
“你怕不怕累?”
“你怕不怕死?”
“不怕的,站出来!”
基地某通信团1号台带班员张芳芳、传真员马莉丽、话务员孙红、报务员韩亚楠站了出来,紧接着,通信连排长杨媛媛、彭锧棣,特招入伍的地方大学生陈勤,新兵孙叶明、王晓彤、孟祥艳……近20名综合素质好的女军人被直接点了名。她们都将被派往同一个单位:基地训练团。
“去训练团干啥?”颠簸的汽车上,大伙儿有些摸不着头脑。
生性活泼的梁迎,被战友戏称“大师”。只见她挺身舒气,双目紧闭,掐指一算:“我看,咱们可能会去女子特警队!”
“特警?咱们在第二炮兵服役,怎么会去当特警?”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向来腼腆的许仪心突然冒出一句:“我们是不是去当女特工啊?”
一路议论,一路猜测,一路担心……几小时后,汽车驶进训练团营门,常委列队恭候、官兵夹道欢迎,一条横幅夺人眼球:“热烈欢迎女子导弹操作号手入营”,大家这才明白,自己是来发射导弹的。
这充满戏剧性的一幕,给女兵发射分队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也大大增加了一个悬念:女兵发射导弹,她们能行吗?
的确,与导弹打交道绝非易事。专业理论学习成为横在大家面前的“拦路虎”。
列兵王晓彤看到数字就眼晕。一本厚厚的导弹专业教材,没翻上几页,两眼就开始打架。为记牢各种数据,她几乎用上了“头悬梁、锥刺股”的办法,甚至说梦话都不忘背几句。
从清华大学应征入伍的战士王晓丽,在导弹面前完全是一张白纸。她白天跟着大家学,晚上偷偷“回炉”苦练,连走路也不忘“体会”操作要领。
与她们和导弹“斗智”相比,特装驾驶员张陆阳、许仪心、孙叶明、寇州婧心则是与发射车“角力”,因为她们需要“驯服”的是十几米长、数十吨重的“大家伙”。手磨破了、臂练肿了,可没人喊苦叫累,每天晚上还坚持举哑铃、仰卧起坐、俯卧撑等力量训练,把自己练成了“肌肉男”……
去年8月,女子导弹发射号手携车带弹,首次仗剑出征,远赴戈壁沙场接受导弹操作号手资格认证。理论考核、实装操作、数据判读、故障排除、快速反应、伪装防护……女兵们一路高歌猛进,两套发射单元顺利通过了第二炮兵机关、总装某基地、航天一院联合考核,全部具备了实弹发射能力。
神剑腾飞惊天地,女子挽弓射天狼。随着导弹劈开大漠,共和国第一代女子导弹操作号手横空出世、笑傲苍穹……
摄影并撰文/记者 梁蓬飞 特约记者 宋远高 通讯员 张建刚 唐 田 李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