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部:在撰写“如何推进政务公开”这组文章时,我们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在一个技术手段、硬件设施已经升级到‘2.0版本’的时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政府部门在改善服务、满足需求、接受监督等方面具备更多优势”。您认同这一判断吗?
黄奇帆:确实如此,技术革命能够推进政务改革。这些年来,我们非常重视政务公开的载体建设和方式创新。
在平面媒体等传统公开载体的基础上,我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政府网站、政府新闻发布会、政府信息公开查询系统等载体,不断拓展政务公开的形式和渠道。还加快手机短信、专题手机报、数字电视政务信息系统等新载体开发。我们建立了三级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及时发布媒体关注和群众关心的相关信息,比如,个人住房房产税、公租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等重大事项的信息披露。再如,我们推进交巡警合一改革,建立起了500个交巡警平台,大大提高了街面见警率,更方便、快捷地服务群众,警务查询系统也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我们建立药品交易所,以公开方式挂牌竞价,使药品价格下降26%,有效缓解了群众买不起药、吃不起药的突出问题。
本报评论部:两年前,重庆出台了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办法。依据这个办法,政务公开连续两年评为差等次的,并没有限期整改的,应公开而不公开的,要对主要负责人实施行政问责。不知道有没有人被问责过?我们特别想了解,如何确保在这个考核机制里,群众的满意度能真正成为根本的评价标准?
黄奇帆:的确,有考评,有问责,工作才能“逗硬”(方言,意指严格执行)。我们注重完善并落实政务公开的责任制、考核评议制、追究问责制等,形成主动公开、互动交流、有效监督的评价体系。
我们希望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准则,用好考核机制这个“指挥棒”,发挥倒逼作用,完善政务公开。我们将市政府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市政府督查室合署办公,把群众对政务公开的评议意见,与行风评议、行政效能考核等结合起来,加大群众评议的权重,政务公开搞得好不好,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的“定盘星”。
对考核结果,我们进行通报,差等次的,要限期整改。连续两年被评为差等次的,还要对部门主要负责人实施行政问责。对群众投诉处理不及时、政务公开中有违纪行为的,还要依规追究纪律责任。
本报评论部:我们注意到,重庆的经济增速已连续3年位居全国前三,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赶上全国平均水平。“人均4000美元”是一个发展的坎,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这对治理者有更大的挑战。结合重庆实践,您认为当前政务公开现状与社会需求相比,还有哪些差距?
黄奇帆:目前的政务公开,的确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主动公开不够全面;重实体公开、轻程序公开;重结果公开、轻过程公开;重静态公开、轻动态公开。这些都与人民群众对政务公开的要求还有差距。公开内容不全面,事务性、程序性、结论性公开的多,办事过程、决策过程公开的少,事后公开的多,事前、事中公开的少,导致了一定程度的形式主义。再有,群众的意见和诉求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政府与群众之间缺少互动,也是需要研究改进的。当前,群众对政务公开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如何反映群众诉求,让群众及时准确地得到政府的权威信息,是深化政务公开的重点。
对政府来说,必须在不断满足社会需求、回应社会关切的过程中主动、自觉地实现自我完善,而以公开的施政,解决公开的问题。
重庆政务公开大事记(观点背景)
●2001年1月,在全市推行乡镇政务公开工作, 6月在全市县级以上行政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工作。
●2002年1月,推行决策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向新闻媒体开放。
●2003年4月,推行新闻发布会制度,12月开展行政权力运行公开,在全市40个区县(自治县)设立行政审批服务大厅。
●2006年1月,在建设领域实行五段式并联审批。
●2007年3月,编印《重庆市人民政府政务公开指南》,12月全市各乡镇全面推广为民服务全程办事代理制度。
●2008年1月,成立重庆市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 2月编印《重庆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4月制定《重庆市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制度》等。
●2009年1月,建立行政审批项目库,清理保留审批项目300余项,并向社会公布。5月,印发《重庆市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办法》。
特别统筹:王建新 崔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