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四问“网络民意” 执政者应做“微时代”参与者(5)

2011年10月25日 09:55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如何看待“两个舆论场”?

  ◇民间的舆论场和官方的舆论场时常吻合

  ◇打通“两个舆论场”,需要民众理性表达和有序参与

  ◇打通“两个舆论场”,政府负有更大的责任。应与网民坦诚交流,形成交集

  记者:有人提出了“两个舆论场”的概念,一个是党报、国家电视台等传统主流媒体构成的舆论场,一个是BBS、博客特别是微博客构成的民间舆论场,这两个舆论场经常存在一些隔阂,甚至有的时候存在一些尖锐的对峙。今天,无论是政府的公共治理,还是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舆论引导都存在挑战,就是如何打通两个舆论场,促进两个舆论场顺畅沟通和良性对话。

  汪玉凯:其实,民间的舆论场和官方的舆论场之间时常会有吻合。我举几个例子,比如说2008年发生的几起重大事件,官方主流宣传的声音和网络的声音就是对应、高度统一的。汶川地震、奥运火炬传递和西藏“3·14”事件,这三件事情通过网络反映出来的民意,不但和政府完全保持一致,而且超出了政府预期。

  2008年西藏发生“3·14”事件,网民几乎全站在政府立场上,形成网络舆论。

  奥运火炬传递受阻,网民动员全球华人华侨保护奥运火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5·12”汶川大地震以后,在所有信息被中断的时候,最早从北川传来的信息通过QQ发出后,网民率先在网上动员向地震灾区捐赠,很多网友自发去救助。

  祝华新:应当看清楚民间舆论场的方位,与网民坦诚交流,形成交集。比如,推动政务公开,特别是突发事件的信息透明,没有真相就没有谅解;触摸民意脉搏,从群众利益角度,体会解决现实矛盾的切肤之痛,增强紧迫感,不要与主流民意对抗。

  打通两个舆论场,呼唤民众的理性表达和有序参与,但政府显然负有更大的责任。官方媒体和各级领导干部能否认真反映和倾听民意,化解民怨,疏通和激活体制机制,让社会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为人心活血化淤,是减少社会舆论对抗性的关键。

  “大众麦克风时代”民心可敬,民意可畏,民气可用。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对网上网下的社情民意,需要更敏感、更体贴,更有人情味,遇事也更有担当。(记者 张 音 吴建群 王舒怀)

  执政者应做“微时代”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读者反馈)

  ——回应10月18日《“微时代”执政者要有创新思维》

  现在,微博成为了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之一,其中既有各界精英,亦有“草根”平民。所以,每一位执政的官员都应该重视这股值得倾听的力量。

  为了顺应“微时代”的健康发展,执政者应该在四方面下足功夫。第一,要重视微博、支持微博的发展;第二,要认真、及时体察“微情”更多地知晓舆情、民意,及时疏导、解决相关矛盾和难题;第三,要努力用正确的思维和有效方式引导微博网民,促进重要事态向积极、正确的方向发展;第四,要时刻秉持敬畏之心,以谦虚的态度向广大网民学习。

  总之,执政者应该努力做“微时代”的参与者和建设者,顺应时代潮流,更好地服务人民,促进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执政者服务的满意指数。(湖南省长沙市 薛瑞众)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