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努力把握好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着力点
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把上海建设成为文化要素集聚、文化生态良好、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新活跃、文化英才荟萃、文化交流频繁、文化生活多彩的国际文化大都市。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把握好工作的着力点,作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要创造良好环境,增强文化原创力。文化原创往往代表着文化发展的前沿,体现着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高度。文化原创要依靠文化工作者,增强城市文化原创力,首先要关心、爱护文化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思想活跃,其中不少喜欢特立独行,对待他们的个性问题不能用一般的共性要求,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不能靠行政命令。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创作和劳动,认真倾听、坦诚相见、广交朋友,最大限度地把绝大多数人凝聚在党的周围,创造生动活泼、宽松包容的文化氛围。文化工作者也有情绪,也需要心灵抚慰、人文关怀。我们各级政府和文化管理者,要用热情和真诚拉近与他们心灵的距离,用适宜的政策和机制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要特别注意的是,在重视高端人才的同时,也要关心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关心那些耐得住寂寞、长期为文化基础建设付出大量心血的同志,真正做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要努力改善文化民生。文化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涵。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后,必然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不仅有责任实现好、发展好群众的经济利益,也有责任保障好、改善好群众的文化权益。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关键要保障人民群众包括来沪从业人员的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改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真正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要尊重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文化需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各类文化项目和产品发挥更大效益,使各类人群在文化的发展繁荣中各取所需、各得其所;要重视前瞻领先、功能鲜明、世界水平的文化设施建设,搭好各种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不断满足市民群众和海内外朋友对上海高水平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
要着力发展支柱性文化创意产业。从伦敦、纽约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发展历程看,从产业结构变迁的未来趋势看,以创意、科技为基础的文化产业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既有蓄势待发的坚实基础,也有跨越发展的良好条件。我们要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进一步优化布局,推动文化生产要素、市场信息、服务网络有机互动,最大限度发挥文化创意要素的集聚效应、规模效益;进一步促进融合,推进科技、金融、贸易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能级;进一步培育市场,热情鼓励各类社会资源、民营经济进入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积极扶持各类市场主体在上海发展壮大;进一步建设基地,注重世博区域、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等文化、休闲、旅游等基地建设;进一步打造品牌,既要重塑和提振上海已有的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更要培育和打造一批新的文艺创作、文化活动、文化产品的品牌;进一步营造环境,千方百计为文化创意企业发展创设环境,特别是加大文化改革开放的力度,充分发挥各类文化企业在吸纳人才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努力把上海打造成为国内外文化人才创新创业、成就梦想的沃土。
六、切实提高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和文化改革发展的领导权,不断增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承担起文化建设的重要责任。要像重视经济建设一样重视文化建设,将其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的考评体系,加强统筹规划,加强督促检查。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各尽其责、密切合作,深入研究当前文化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推动解决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瓶颈难题。各区县要结合各自实际,进一步明确本地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充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文化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文化建设不是宣传文化系统一家的事情,需要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要继续深化与中央部委的合作,共建好各类国家级文化工程项目。要鼓励社会资源、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发展,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扩大开放度,打破行政分割和区域界线,努力吸引全国各地乃至全球的文化要素集聚上海。
要加大对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支持和投入保障。上海发展到现阶段,应当给予文化改革发展更大投入。要切实保障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确保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逐年增长。要切实增加文化产业领域的基础性、功能性、扶持性、引导性投入,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要制定和实施鼓励、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推动财政、税收、土地、社保、投融资等政策支持文化发展。要加强文化领域法规体系建设,提高文化领域执法水平,为文化更快发展创造更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