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南水北调面临“移民大考” 逼出社会管理创新(3)

2011年11月28日 09:29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丹江畔,那九座坟茔

  他们走了,又永远地留下来了。当一渠生命之水向北静静流去时,可否有人记得,为了给这水让路,他们献出了生命?

  在16万多移民波澜壮阔的大搬迁中,他们用一颗颗心燃起火光,为移民照亮道路;他们工作在基层乡村,却以生命为纽带,连起了国家和移民;他们9个人中,6人是在工作时猝然倒下的,没能给家人留一句话。

  喝上丹江水的人,应该记住他们——淅川县累死在移民工作岗位上的9名基层干部。

  忠诚、尽责——“落实国家政策不能有虚假,是啥就是啥”

  “多报点淹没地坏你啥事了?你这个叛徒!”今年4月的一个下午,上集镇韦岭村一组20多名群众冲进组长韦华峰家,七嘴八舌骂个不停。患有严重肝腹水的韦华峰躺在床上委屈得直哭,只重复一句话:“落实国家政策不能有虚假,是啥就是啥。”

  原来,一些群众想多报淹没地,多沾点“政策光”,已多次到镇里缠闹。县水利局用仪器测量,群众不认账。韦华峰领人用皮尺又量了一遍,向乡里报告:“数据一样,就这么多地。”

  村支书韦建国说:“听说他被围攻,我骑摩托往他家赶。离他家五六里地时,看见他倒在路边的荒坡上,撕心地哭。”韦建国知道,肝腹水一动气可能会要命,赶紧把他往摩托车上扶,可韦华峰根本坐不上去了,于是就打了120。

  入院20多天后,37岁的韦华峰去世了。“我一点不后悔,我是组长,这是我的职责。”这是他留下的话。

  “为群众而死,不伟大也伟大”,这是村民给香花镇土门村马宝庆写的挽联。由于在水泥厂工作过,马宝庆被选为迁安代表,到邓州市监督移民新村建设。50多岁的马宝庆在工地上一住一个月,天天干到晚上10点多。去年12月13日晚,来了大风雪,马宝庆说:“我头痛,特别乏。”第二天一早,人们看到马宝庆摇摇晃晃往工地走,裤子都穿反了。大家劝他回工棚休息,可走到一半,他一头栽倒在地上,突发脑溢血去世。

  2009年12月23日早上8点多,香花镇柴沟村支书武胜才的邻居觉得有点怪,胜才咋还没出门?他媳妇不在家,是不是心脏病又犯了?进屋一看,武胜才蜷在床上,已没了体温。

  武胜才生命中最后一天是同镇干部罗军一起度过的。22日,为排查矛盾,他俩把7个村民组跑了一遍。罗军早9点到武胜才家,见他在接待来访群众,谈完后也顾不上吃饭,拿块馒头就走。上午他们跑了几个组,14点多才吃了碗面条。下午,他们又划船到不通路的瓜地沟组走访,接着又开村干部会,19点多才吃了几口晚饭。罗军说:“他累一天,没吃好也没休息好,我看了他的手机,凌晨2点还在跟群众通话。”

  忍耐、奉献——“移民是大事,我尽点微薄的力量”

  今年6月16日,气温高达40摄氏度。上集镇司法所副所长王玉敏在白石崖村帮移民装车。这时他的肺气肿已非常严重了,浑身浮肿,可木头、摩托车、家具、100多斤的粮食,硬是帮移民往车上抬。有一家的妇女闹情绪不愿意搬,王玉敏蹲在一块石头边,靠着树根做工作。直到下午两点多他才吃上午饭,手抖得连菜都夹不住。

  上集镇司法所所长王志红劝他:“歇一歇吧。”王玉敏笑笑说:“移民是大事,我尽点微薄的力量;等移民搬完了,我再歇。”17日早晨5点,王玉敏吃力地骑着自行车赶10多里路到白石崖村送移民。

  6月21日,王志红给王玉敏打了一天电话,就是不接。晚上她赶到王玉敏家,见他仰面朝天,已经僵硬了。在他衣袋里只翻出30元钱,他儿子说家里还有10万元的外债,是在给已去世3年的母亲治病时欠下的。

  自移民工作开始后,王玉敏骑着自行车,跑遍了上集乡所有移民村,只要“有难有结”,就有他的身影。2010年8月19日,张营村移民认为房屋分配不公不肯搬迁。王玉敏提出抓阄分房子。移民说:“你朝这儿一坐,就是公正、公平。”为了保证分房顺利进行,他在村里住了两天。临走时村民硬塞给一袋面,王玉敏说:“这是俺应该做的,哪能要东西。”

  2009年8月,上集镇魏营村将搬往荥阳市,可部分群众有抵触情绪,说:“死也要死在淅川。”镇干部李春英的丈夫是魏营村人,在县一高任教务主任,在村里孩子上学上没少帮着出主意想办法。为了劝大家早搬迁,李春英和丈夫一起回村做乡亲们的工作。可以前的笑脸突然变成冷脸,一些群众说,说别的可以,说搬迁别进门。一天,他俩做工作到晚上9点多,回家的路上,由于太疲劳,丈夫骑的摩托车和迎面而来的农用车相撞,李春英被摔出去5米多远,当场死亡。

  担当、执著——“把群众的需求当成自己的追求”

  “要尽快把土地分到户。”谁都没想到,这句话成了移民村——南阳市宛城区高庙乡东湾村支书赵竹林的遗嘱。今年1月2日19时,赵竹林闭上了双眼。去世前3小时,他还在开“分地会”。

  提起赵竹林,群众直落泪:“他是为移民尽快过上好日子累死的,才当了4个多月支书,37岁就走了。”

  2009年12月,移民新村开工建设,被群众选为迁安委员会副主任的赵竹林带人入驻工地,一干就是4个多月。在封顶施工关键阶段,有一天他突然晕倒了,但为了让群众住上“放心房”,他没有休息,也没有去检查身体,而是咬牙坚持,直到因劳累过度去世。在整理赵竹林的遗物时,村民发现了一个笔记本,上面详细记录着工程的100多道工序和数据。

  2010年7月,淅川县东湾村1559名移民搬到高庙乡。由于群众间有矛盾,地分不下去。为了不误农时,赵竹林带领村组干部种麦。没有化肥、种子,就去赊;人手不够,就租大型机械。“从9月25日忙到10月15日,竹林每天早上3点起床,晚上10点才回家,有时就露宿在地头,看管化肥、种子。”妻子罗小芬说。

  村干部赵青国说:“他把群众的需求当成自己的追求,在工作上,从来都相信没有过不去的坎,一次不行就来一百次,可就是没过去自己这道坎。”

  2009年11月,淅川第一批移民搬迁启动。51岁的淅川县委机关党委副书记马有志主动请缨,担任马蹬镇向阳村工作队长。这个村依山靠水,农民种田捕鱼,日子过得不错,拒迁情绪重。马有志吃住在村里,耐心说服动员,最忙的一天,连续召开8次党小组会。2010年4月16日下午,马有志乘车前往向阳村,还没出城,突然晕了过去,于当晚9时去世。

  今年1月2日,九重镇桦栎扒村支书范恒雨带着群众代表,冒雪来到移民安置点,现场解决房屋建设中的问题和矛盾。由于部分代表情绪激动,他耐着性子解释。可能觉得不舒服,他走出工棚透透气。棚里的人又吵了一阵,见范恒雨没回来,就出去找,发现他已倒在雪地里,漫天飞舞的雪花轻轻地覆盖在他身上。

  从此他再也没醒来,直至7月16日因脑缺氧死亡。

  儿子范丽峰说:“父亲干了35年村干部,早想退了,可移民工作启动后,群众又把他选上来了。以前,他身体非常好,家里10亩地都是他种,这两年,突然憔悴了。”

  今年7月12日,香花镇白龙沟村民喜迁新居,可两天后,乌龙泉组组长陈新杰就病逝了。村民们说,组织群众搬家中老陈过度操劳。都63岁了,还不分轻重帮别人搬东西,他可是百分之百的好人。(半月谈记者 罗辉 林嵬 李鹏)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