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借问官员何处去,尚在家里过大年
春节长假后的首个工作日,一阵“开门炮”后,云南泸西县政府机关人去楼空,仅剩几名值班人员;节后上班第三天,陕西大荔县政务大厅上演“空城计”,多个窗口仅留一人值班。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感叹:这里的政府静悄悄,静得那样安闲、安逸、安稳。
有一种浓厚的年味,它是福利。它们大多出自我们的县镇政府。这些基层政府,节后正常上班的日子,可以安然锁上大门,政府工作人员可以一直放假到正月十五;“泸西县下辖的10个乡镇政府也都还在‘过年’中,有的乡镇2月16日才收假”。这“长假”是名副其实的长假,超长。
据说,泸西县的超长假是有“传统”的,已经传了好几年。传统这个词的含义,大致是指某一地方或某一人群,在长时间里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做法。既然是有很多人都在做,而且一做又是好多年,泸西县的这一“传统”也就理直气壮了。你再有什么紧急的事,也得尊重传统不是?
可惜,这样的传统并不是所有人的,享受到的只是一小部分人。相信广大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对这一传统肯定是举双手拥护的,能够享受漫长假期,工资照领,津贴照发,谁不乐意啊。但更广大的老百姓呢?有事找政府,政府关着门,借问官员何处去,尚在家里过大年。这样的政府怎会让老百姓满意?这样的传统只会被老百姓骂为“恶俗”。
这样的传统,何时始,何人起?估计没人说得清道得明,或许这也不是某一个人的决定,而是集体的力量。不信你看,连辩解词都口径如此统一:这是因为“平时没假期,所以长假一起补”了。看来这是一个忙出来的传统,只是不知道这些官员平时忙到什么程度,怎么会所有人齐刷刷地都这么忙,然后只能齐刷刷地很无奈地来歇这个长假——这么敬业的官员不该忘了,不是说到了春节事情就都不见了,随手我就翻出了一条年前的新闻“泸西遇百年难遇特旱,近百村庄需运水喝”,事情解决了吗?这个春节这些缺水的村民过得好吗?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享受着“传统”的同时,想过民间疾苦吗?
这样的传统,说得明白点,其实就是变相的福利。福利谁都想多一点,但一般人,是没有权力给自己增添福利的,可是,当了官(或者说只是吃上了官粮),在一些人看来似乎就有了给自己发福利的权利。哪怕国家有这法那法,有这规定那办法,到了底下照样可以变通。更可怕的是,类似违纪甚至违法的行为却可以获得集体的认可,变得畅通无阻。从泸西县的“传统”来看,这时候甚至所有的监管部门都是缺位的,因为他们同样是受益者,至于老百姓,似乎也只能憋屈地遵从官场的这一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