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建言加强“顶层设计” 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
新华社评论员:加强“顶层设计” 鼓励探索实践
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是当下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词汇。它不仅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进一步推进改革的期待,而且表达了人们对改革政策措施更加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协调性的愿望。
改革,是当代中国最为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是最具广泛性和感召力的社会共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创造了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中国奇迹”,开辟出加快走向现代化的崭新道路,成绩有目共睹,方向完全正确。继续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是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
发展永无止境,改革也不会一劳永逸。财富“蛋糕”做大了,“怎么切分”的问题随之而来。解决制约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涉及经济社会各领域,要深化改革,不可避免地会触动既有利益格局,使得进一步深化改革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这是改革步入“深水区”后风险增加、难度增大的一个新的特征。
近年来,改革继续以不可逆转之势向前推进。同时由于改革尚不到位,某些地方和部门出现了“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苗头,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遭遇行政权力的不当干预,致使一些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难度加大。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增强改革的科学性、系统性、协调性,着力突破改革瓶颈,既是过去攻坚克难的成功经验,也是继续深化改革的有效方法。
加强“顶层设计”,必须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必须同基层干部群众的实践探索相结合。政策的生命力总是源于实践。从安徽小岗村村民探索“大包干”到深刻变革农村经济格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村改革、经济体制转轨等重大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释放出巨大的经济社会活力,关键在于改革领导者对群众意愿的深度关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对基层探索实践经验的及时总结。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鼓励地方大胆探索,重视基层鲜活实践,是确保“顶层设计”符合实际的重要条件,更是推动改革不断深化的智慧之根、活力之源。
“顶层设计”意味着决策者具有敢于担当的历史责任感。改革攻坚期的“顶层设计”既需要执政为民的情怀、科学合理的谋划,也需要坚定笃行的勇气和决心。根据中央决策部署,今年政府改革确定的重点任务分别涉及财税金融、价格、收入分配、事业单位和政府自身等方面,并将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列入年内重点工作。这种直面难点矛盾、回应民众关切的鲜明态度,扎实稳健、攻坚克难的务实作风,必将有力推动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为深化改革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顶层设计”需要站在国家层面总揽全局,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在利益多元、诉求多样的条件下,能否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围绕科学发展主题谋划设计方案,决定着“顶层设计”的成效。创造条件让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都有机会充分表达,在最大范围倾听民意,最大程度集纳民智,最大限度整合民力,就会形成最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和时代进步潮流的改革方案,凝聚起最广泛的改革共识,为深化改革、攻坚克难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突出阶段性重点,也要通盘考虑各个环节的衔接配套。只有更加重视“顶层设计”,加强总体规划,才能排除利益纠葛的干扰,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等各项改革,有效破除阻碍科学发展的各种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从而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改革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新华社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