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电报稿见证南京2万多妇女遭强奸(图)
泛黄的战争照片、磨得泛白的军用毛毯、边角残缺的战斗详报、被多次焊接的小铝锅……12月13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75周年,来自加拿大、美国、日本、韩国,以及中国西安、南京的国内外人士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下称纪念馆)捐赠了46件珍贵的文物史料,每一件捐赠物的背后都有着不同寻常的史实,也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增添了无声的铁证。
3页电报打字稿 2万多妇女被强奸,比原先8000人多得多
侵华日军在南京进行疯狂屠杀期间,美国基督会的贝茨先生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与拉贝、马吉、魏特琳等国际友人保护和救助了大量中国难民,也目睹并记录下日军的暴行。
昨日,来自美国基督会的朱晓陵博士捐赠了贝茨先生的3页打字稿原件。这些打字稿是1938年1月10日,贝茨先生发给美国基督会总部的报告电文,其中一段写道:“有1万多人被杀死了,而我的朋友认为还有更多的人已经遇难。这些已放下武器的军人被杀害,很多平民也遭遇厄运,当中还包括妇女和儿童。我的一个德国朋友认为,有超过2万多妇女被强奸,比原先所说的8000人要多得多。在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贝茨曾在内任职),很多家庭支离破碎,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下至11岁的少女,上至53岁的老妇都遭到了日军强奸……”
这一记录与东京审判确定“日军入城后的一个月内,强奸中国妇女达2万名”基本一致。
一口小铝锅 找不到干净水,它只能用血水烧饭
66岁的南京人陈声德和姐姐陈声仁向纪念馆捐赠了一口小铝锅、一套肥皂盒以及相关8张照片。陈声德告诉记者,那套肥皂盒是安全区国际安委会负责人送给救助难民的母亲的,“但最有来历的还是那口小铝锅。”扬子晚报记者注意到,这口小铝锅中间、四边和底部焊接的印记很多。
陈声德说,日军攻占南京前一天,外婆带孩子们逃难,小舅在路上捡了这口小铝锅。一家人进入金中难民所后,母亲徐淑德、姨妈徐淑珍担任护理义工。当时断水断电,血水横流,近万名难民拥挤在金中难民所,找不到干净水,母亲和其他难民就用小铝锅盛上血水烧饭,维持生命。
“当时,父亲陈文书在南京安全区委员会总部工作,对主动救助难民的母亲产生了好感,后在难民所所长姜正云介绍下与母亲相识,不久,在国际救济委员会粮食总干事休伯特·索恩的见证下成亲。”那场婚礼虽然极为简单朴素,但在南京大屠杀那段最黑暗血腥的日子里,却成为国际安全区里唯一的美谈。
一条军用毛毯 殉国将军留给未出生儿子的唯一遗物
75年前的南京保卫战中,司徒非、易安华、程智等至少11位将领殉国。昨日,专程从西安赶来的程增孝先生一家捐赠了父亲程智将军生前用过的一条军用毛毯和一张照片。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军人我怎能稳坐家中?”程增孝听母亲说,淞沪会战爆发后,父亲含泪告别了身怀有孕的妻子,但将随身携带的一条军用毛毯留下,就随五十一师开赴上海罗店一带作战,直至牺牲也未能见到自己降世。“应该说,我是父亲的遗腹子,从没有见过父亲。这条毛毯是父亲留下的唯一遗物,被视作传家宝,无比珍贵,但经过慎重考虑,我们觉得还是捐给纪念馆比放在家里更有用。
同一天,司徒伦先生不顾90岁高龄,专程从加拿大赶来,向纪念馆捐赠了父亲司徒非的遗像、简历、抚恤令和领取通知单(影印本)等资料。
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表示,司徒非和程智将军在南京保卫战中殉国,他们的遗物无疑具有重要的展陈、研究和馆藏价值。纪念馆将尽快整理展出,对弘扬中华儿女国难当头、视死如归的壮志豪情,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具有重要作用。
幸存者曾用品 20余件遗物见证幸存者还原历史的努力
既是战争受害者,又是历史见证人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到目前只有100多人。今年,秦杰、倪翠萍、赵斌、张国栋、李荣金等幸存者不幸去世。昨天,他们家人捐赠了幸存者们生前用过的眼镜、手表、证书、手稿、证言等20余件遗物,向世人昭示着日军侵华的滔天罪恶,也见证了他们为还原历史原貌、反击那些企图否认史实的日本右翼而做出的努力。
长期致力于中日友好、多次来宁参与和平交流的日本友人大东仁先生,此前向纪念馆捐赠过1200多件文物史料。昨天,他再次捐赠了包括日军战斗详报在内的文物史料。其中,《山本部队杭州湾登陆以来在中国的战斗成果表》记载了关于中国士兵战死者人数与俘虏人数。《亚细亚之光》是日军士兵的随军日记,描述了上海登陆战至进攻南京为止的全部战事内容。《支那事变——功勋绘画读本》是日军提供给孩童的绘画读本,内有南京沦陷等相关图画,凸显了日本举国一致对外侵略的狂热。
韩国的宗杰先生捐赠了与南京沦陷相关的朝鲜新闻报道及照片等资料,从多角度证实了日本法西斯侵华的恶行。目前纪念馆收藏各类藏品已达15万多件,其中文物达2.5万多件。(实习生 海 威 记者 于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