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自由迁徙”障碍:教育、社保获取难破解
“中国人都是恋家的。人口为什么离乡迁徙?那是家乡生存条件太糟糕,不得不迁徙。”全国人大代表 、中山纪念中学校长贺优琳这样认为。
5日,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为人们自由迁移、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中国的迁徙人口为何迁徙?花多少年才能完成迁徙?羊城晚报记者调查发现不同人群迁徙的理由不一:老一代人主要为了社保,中青年则是为了子女教育。有外来工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竟用了19年。
不过相关专家、人大代表表示,异地高考政策的出台是一种信号,政府要从教育入手,解决中国人口迁徙的不自由。
为了社保
农民工进城“走”了19年
一个农民工越过户籍“门槛”,从农民变市民、实现一次迁徙 ,这条路要走多久?今年54岁的广西农民李会成用了19年。
1993年,李会成只身来到广州,在荔湾城管环卫局下属的车队工作。此后的19年里,他多次获得广州市的荣誉奖励。2011年广州推行积分入户后,他正式入户广州。他是广州第一个通过积分入户制度获得广州户籍的外来工,并保持着广州318分的最高积分纪录。
“当年入户就是考虑到广州这边的社保条件好些。”李会成说。入户广州解决了社保问题,李会成又遇到第二个问题:工资低,城市消费高。他的工资已10年没涨过了,每年总收入一直在2.5万元左右。“希望能提高收入,否则这点工资,即使成功落户广州了,也没啥用。不要说买房,一家人吃饱饭都不容易。”
此前有记者前往这个车队采访,记者问外地农民工想不想像李会成一样落户广州,工人们齐声说“不想”:“落户广州有什么用!工资不涨、还是临时工身份,住房公积金一分没有。”
来自重庆53岁的清洁工老刁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我2000年来到广东打工,工资一直很低。但考虑到这边养老、医疗等社保很好,我们就安心待下来了。”老刁说。
扎根城市
子女教育成难题
全国人大代表、东莞瑞丰物业公司工会主席曾香桂是数亿外来工的代表。来自湖南的曾香桂1999年中专毕业,随后应聘到东莞市瑞丰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已经干了13年。她表示在外来工迁徙过程中,“最关心的是子女教育问题。”
“我们希望扎根在城市、融入城市,子女受到更好教育,用知识改变命运。”曾香桂说,她的女儿现在4岁了,户口在湖南老家,她希望等到女儿读书的时候,外来工子女能够在流入地上学。
广东外资企业捷普电子有限公司一个工厂有1.2万外来工,工人们大多25-35岁,多数面临成家后是否留在广东的问题。该公司测试研发部经理章慧是个外来工,她很认同曾香桂观点:“我们20-30岁的外地人,最关心的是孩子上学问题。”
异地高考
先实现教育公平
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使得贺优琳代表十分理解劳动人口迁移中面临的教育问题,“异地高考政策出台是个信号,政府要解决读书难对外来工流动的阻碍。解决异地高考,政府肯定就要解决幼儿园、小学、初中读书问题。”
贺优琳表示,政府除了推动教育公平外,还要注意外来工家乡的建设。“我跟外来工吃饭,他们说过去的家乡多好,现在越来越糟糕。”贺优琳说,“建议政府着重加强农村的建设。”
积分入户
或成迁徙“绿色通道”
广东省社科院社会学和人口学研究所研究员郑梓桢告诉记者:“按照目前经济、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因素,我们只能阶段性的推进公民自由迁徙这个目标,让迁徙有序进行。”
政府能不能拿出一个自由迁徙的时间表?郑梓桢笑着将之比喻成“星空”。“仰望星空,国家还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迁徙需要一个门槛,这就是广东的积分入户。”
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市市长刘可清表示,“户籍制度改革,政府还要继续研究。首先需要制定一个在城市服务多少年、缴纳的社保年限、在这个城市有没住所的标准,将这些因素折算成分数,满足某一固定分数,则构成外来人口落户城市的条件。”(杨辉)
专题:2013年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