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京报:再查“郭美美”能否重塑红会公信

2013年04月25日 09:04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郭美美事件”的真相或许并不复杂,但教训足够深刻。要想重塑公信,根本之道不是想办法和郭美美“切割”,而是对目前红会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

  据《新京报》报道,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新闻发言人王永日前表示,社监委内部已经对重查“郭美美事件”达成初步共识,红会也表示愿配合这次调查。王永坦言,此次芦山地震后,第一时间进入灾区开展救援的中国红十字会,却遭受了公众质疑,“让大家达成共识,是决定启动重新调查程序的一个主要原因”。

  芦山地震之后,红会的确是麻烦不断。“收取台湾红会500万元‘买路钱’”,“救灾物资超20小时没下发”,“购救灾药品多要发票”……多数被证实是谣言,这也从侧面证明,民众对红会的不信任。在这种动辄得咎的语境之下,重启“郭美美事件”调查,或许是一个契机,但查什么、怎么才能“达成共识”,仍需消除疑虑。

  决定重启“郭美美事件”调查的,是红会的社会监督委员会。这个机构就是“郭美美事件”之后,红会为了加强“他律”而成立的,起监督红会的作用。近日红会遭遇的一些质疑,红会监督委员会也及时进行了针对性调查,起到一定释疑作用。

  但问题在于,对“郭美美事件”,2011年7月,监察部、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多家单位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已经给出过调查结果——“郭美美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及商红会(商业系统红十字会)没有任何关系”。这次的调查,还能调查什么?

  其实,“郭美美事件”之所以让公众念念不忘,根源还在于,这一事件暴露了红会的深层次问题——封闭运行、信息公开严重滞后,加之体制、机制不顺等,众多红会“内部人”、地方分支机构肆意透支公益事业声誉。几乎每一次“质疑”、“辟谣”的过程,都会导致一次信任危机。“郭美美事件”不过是这一连串危机中的标志性事件罢了。

  “郭美美事件”的真相或许并不复杂,但教训足够深刻。要想重塑公信,根本之道不是想办法和郭美美“切割”,而是对目前红会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红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曾表示,“相对于国外同类组织,中国红会的身份比较尴尬”,也表态红会将在体制上完善内部治理,在机制上堵塞漏洞。

  包括“郭美美事件”在内的很多涉及红会的事件,问题主要出在红会一些分支机构。但在治理结构上,红会总会和分会是“两张皮”,财务、人事、业务等是分开管理。如何在制度上理顺,是难点所在。红会监督委员会在这些方面多发力,或许比再查“郭美美事件”更有价值。

  当然,针对“郭美美事件”这样的个案调查并非不需要,但如果要重查的话,不能停留于查郭美美和红会的关系,而要以此为切入,找到问题背后的体制原因。从制度上对症下药,帮助红会祛除利益取向、回归公益价值,才是维系、并重建红会公信力惟一也是最便捷的途径。

【编辑:马婷婷】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