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李克强出访盘点:多管齐下促自贸区升级 收获好评(2) 查看下一页

2013年10月19日 16: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11日在泰国国会发表演讲时,宣布中方愿与泰方商谈互免两国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中新社发 郭金超 摄

  高铁外交推动亚太地区物流畅通

  李克强此番在泰国推介高铁的举措受到各方高度关注。中国前任驻泰国大使张九桓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介绍,泰国的许多铁路建于100多年前,而且是窄轨铁路,行驶速度慢,其发展状态已经大大落后于生产力发展的需求,泰国社会各界强烈希望改变现状。

  事实上,泰国政府近年来启动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高铁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泰国计划在2014年进行四条高铁线路的工程招标,以便第一条高铁能在2018年前后投入营运。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时永明认为,泰国在国内经济建设上非常重视铁路的建设。中国在这个时候推介高铁,符合双方的利益,对中泰经济关系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张九桓也表示,李克强推介中国高铁,不仅推动致力于加强与东盟国家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也将推动泛亚铁路建设,促进区域互联互通,改善东南亚半岛物流、货运及双边贸易。

  据了解,泛亚铁路共有三个方案,一个是东线方案,由新加坡经吉隆坡、曼谷、金边、胡志明市、河内到昆明;二是中线方案,由新加坡经吉隆坡、曼谷、万象、尚勇、祥云到昆明;三是西线方案,由新加坡经吉隆坡、曼谷、仰光、瑞丽到昆明。

  在三个方案中,都需要经过泰国。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杜继锋看来,高铁建成后将极大地促进中泰以及整个中南半岛的物流、货运以及双边贸易,“特别是加强中国一些欠发达的内陆省份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的经贸往来和互联互通,促进双方发展。”

  时永明说,互联互通是实现经济一体化非常重要的基础建设。这些年,中国一直在和东盟整体推动互联互通,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水路四通。如果各个国家能够抓住这个契机,把互联互通和国家发展战略升级换代结合在一起,就会迎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的机会。中国和泰国之间政治障碍少,经济障碍少,合作的机会多、潜力巨大。

  抓住契机力推金融一体化

  目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中,全球经济复苏过程还存在很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尚未消除,债务失控、增长失调、南北失衡等结构性矛盾突出。

  对于拥有全球近一半的人口、三分之一的经济总量,创造了一系列的增长奇迹,长期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的亚洲地区而言,经济复苏的挑战同样艰巨。

  在李克强本次出访前,受发达国家特别是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可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预期增强的影响,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动逆转,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亚洲一些成员也受到波及,面临资本外流、货币贬值、增长放缓、通胀上升等多重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李克强在本次出访过程中力推金融合作,他建议议扩大双边本币互换的规模和范围,扩大跨境贸易本币结算试点,发挥好中国-东盟银联体作用。

  李向阳分析,近年来东盟与中国经济周期相关性越来越高,而与发达国家错位,特别是美国今年提出的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持续搅动东南亚资本市场,“要维护地区整体经济的稳定离不开金融的稳定”。同时,扩大双边本币互换和结算的规模还将有效降低区内贸易和投资的汇率风险和结算成本。

  此外李克强此次还特别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东盟及本地区的互联互通提供融资平台。

  李向阳指出,东盟地区,乃至整个东亚地区有大量的过剩储蓄和外汇储备,但客观上很大部分并未转化为有效投资,李向阳分析,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立能够将互联互通与金融合作有机结合。

  针对中方此次力推的在泰设立人民币清算银行,杜继锋表示,目前中国在泰的大笔贸易等仍以泰铢结算为主,有时使用美元。若成功设立人民币清算银行将有效降低投资者的汇率风险,促进两国贸易额的持续扩大。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