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蓝印户口政策取消 被指降低非本地学生公平感
近日,天津即将取消蓝印户口政策的新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而天津也成为全国最后一个取消蓝印政策的城市。蓝印政策在津施行20年,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地区教育资源公平产生了深刻影响。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学生在对天津市4所中学的442名学生进行采访调研后发现,“异质化”的蓝印政策令本地考生、蓝印考生及未享受政策的非本地学生均产生教育公平的相对剥夺感。
“蓝印政策的初衷是为了拉动地方经济、吸引人才。但长久发展下来,却成了高考移民的手段。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政策的‘异质化’。”该调研项目负责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学生孙山介绍道。为了探究蓝印政策对地区教育公平产生的影响,项目小组走访了天津市区和郊区的4所中学,对389名天津考生和53名蓝印在津考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
调查结果显示,67.1%的天津学生认为蓝印使他们学习压力增加,40.36%的天津学生觉得自己排名下降,有70.18%的天津考生认为蓝印户籍生在津高考,会对自身的升学机会造成影响。
天津本地学生认为,蓝印生的原户籍省市一般都是人口密集地,这些地方竞争激烈,学习压力大,外部压力使他们在与从小学习环境较宽松的天津本地生竞争中容易脱颖而出,成绩排名也相对靠前。
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副教授吴帆说:“像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的本地居民通常会对教育、高考开放持反对意见,认为会挤占自己的教育资源。而从政府的角度,最重要的应该着重于把蛋糕做得更大,而不是已有的蛋糕怎么切分,应该根据人口流动和城镇化进程的现状,把握不同地方的教育资源的需求,更好地配置教育资源,更好地满足大多数人的教育需求。”
调查结果也显示出蓝印生认为到天津上学给了他们更大的压力。项目组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蓝印生家长对蓝印生来津学习有了更高的期望,蓝印生对环境变化难以适应产生巨大心理落差等。超过30%的蓝印生担心蓝印政策的取消,28%的蓝印生担心社会上对于蓝印群体的偏见。
来自河北的蓝印生家长李先生告诉记者,异地读书孩子和家长都很累。“孩子要重新适应新环境,家长们要攒钱买房,还要想办法抽时间陪读,真的挺辛苦!”李先生的孩子目前在天津市区的一所高中就读。一些蓝印生家长反映,享受蓝印政策成本不低,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很轻松支付得起。如果在天津购买一套130万元的房产,而在河北省这样的房子仅价值30万元。
项目小组还调研了第三类群体,主要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这类人群为天津建设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而由于父母无力在津购买价格高昂的房产,他们的子女便无法享受蓝印政策,在津参加高考。有些孩子从小在天津上学,却只能回老家高考。教育公平的相对剥夺感在他们身上体现得异常明显。
项目组在对一位外地来津从事餐饮行业的经营者采访时了解到,他的儿子今年19岁,目前正在家乡的县级高中读高二。由于他常年在外经营餐馆,极少回家,因此夫妻俩一直打算将孩子接到天津读书,方便照顾。但是鉴于蓝印户籍政策与房地产挂钩的现状,巨额的购房费用令他难以负担。“看着别人能给孩子办蓝印户口在本地上学,自己真觉得对不起孩子。”
对于居住证和积分落户制将取代蓝印,吴帆说:“这是一个制度的进步,虽然仍有局限性,但也体现了一个大趋势,就是未来社会适度普惠制的建立,能够保障人们享受基本的社会公共服务,包括教育的起点公平。(记者 陈庆滨 通讯员 尹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