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信访不信法难题有望破解 改革路线图渐清晰
解决信访难题“路线图”渐清晰
三中全会提出“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专家称“组合拳”有望破解信访难题
信“访”不信“法”,这是很多涉法涉诉信访群众过去对待法律的一个态度。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中央政法机关多措并举,一年来,涉法涉诉信访群众到党政信访部门上访数量明显减少,政法机关信访事项受理率、立案率明显提高,信访群众依法按程序反映问题的意识逐步增强。
从信“访”到信“法”。只有改变过分依靠行政推动、通过信访启动法律程序的工作方式,把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纳入法治轨道,依法纠正执法差错,依法保障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公正结论,保护合法信访、制止违法闹访,才有利于实现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与维护司法权威的统一。
国家信访局周围,30年来形成了来自全国各地访民聚居的“上访村”。今年5月1日起,信访机构不再接受越级上访。很多常年居住在上访村的越级上访者,陆续踏上返乡之路。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对信访改革打出一系列“组合拳”,“不接受越级上访”只是诸多举措之一。与此对应的是引导逐级信访,使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及时就地解决,使信访问题在基层属地妥善解决。
与此同时,中央正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将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有分析认为,中央政法机关基本形成了依法办理信访问题的“路线图”。
对于正在进行中的信访改革,有学者认为,只有做到党依法执政、政府依法执政、法院依法公开独立行使审判权,才能从根本上破解信访难题。
新京报首席记者 关庆丰
【信访改革方向】
决不能“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
2013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主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3个月前履新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在集体学习时,坦率地分析了“信访”面临的尴尬:“如果一个社会大多数人对法律没有信任感,认为靠法律解决不了问题,还是要上访、信访,要靠找门路、托关系,甚至要采取聚众闹事等极端行为,那就不可能建成法治社会。”
“要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决不能让那种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现象蔓延开来,否则还有什么法治可言呢?”习近平提出,“要逐步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树立法律的权威,使大家都相信,只要是合理合法的诉求,通过法律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
在一些法学专家看来,习近平找到了解决信访难题的根本途径——依法治国,树立法律的权威。
近年来,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以案件形式进入司法领域,出现了诉讼与信访交织,法内处理与法外解决并存的状况。
国家信访局局长舒晓琴今年3月撰文称,从当前信访整体态势和特点看,诉求类信访量仍在高位运行,信访上行压力较大,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劳动社保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
国家行政学院龚维斌教授曾表示,一些地方出于对于维稳的压力,对涉诉涉法的信访处理,更是助长了“信访不信法”的现象,导致人们认为信访是唯一的救济渠道。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姜明安说,今年夏天发生的访民在报社门前喝农药事件,反映出社会救济渠道的不畅通,最后访民只有信访,甚至用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个事件不完全是信访领域的问题。”姜明安说。
姜明安认为,一方面是司法的权威性不高,一方面是利益诉求的增长,两者的矛盾造成信访体系压力倍增,不堪重负。大量原本应当通过司法最终解决的利益纠纷,进入行政体系下的信访通道,严重损害司法权威,导致恶性循环。
【信访改革思路】
处理信访问题贵在“及时”“就地”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
“越级上访”一直是国家信访局面临的一道棘手难题。国家信访局周围,多年来形成了多个访民聚集的“上访村”。
“很多案子地方解决不了,或者解决了百姓也不服,有人就到北京上访。”一名来自东北的基层信访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
多名信访系统工作人员向媒体确认,以往在国家信访局接待的上访事项中,约有9成为越级访,8成为重复访。
今年5月1日,国家信访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引导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的办法》正式实施,信访机构对越级上访明确说“不”。
对于改革思路,国家信访局局长舒晓琴曾表示,“处理信访问题,贵在‘及时’和‘就地’。及时,问题就不会积累;就地,矛盾就不会上行”。
《国家信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初信初访办理工作的办法》将于今年11月1日实施,未履行督办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信访机构将被追责。国家信访局副局长范小毛说,《办法》旨在提高初信初访问题的一次性办结率,防止信访事项“空转”。
今年年底,新的全国网上信访信息系统将建成使用,形成“网上受理、网下办理、网上回复”的信访办理机制。
有专家称,打造公开透明的网上信访系统,形成倒逼效应,可以推动提高初信初访办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初信初访问题及时就地解决。
“从信访上网,到取消各省信访排名,都是信访改革的表现。”龚维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