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绿色、精准扶贫——习近平“下团”三大热词
视频:习近平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 来源:央视综合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 蒋涛)中国最高领导人两会期间参加代表团审议,往往是观察高层治国理政思路的重要窗口。截至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先后参加上海、黑龙江、湖南、青海四个代表团的审议。梳理四次“下团”,可见三大热词。
热词一:创新
“创新”,成为习近平四年来在上海团必提的热词。
“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今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全体会议时,这样定位上海使命。
他指出,上海要抓住时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
过去一年多,上海四次出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议题表上:司法改革试点,上海自贸试验区工作进展和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推广,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工作,群团改革试点方案。
“没有现存的‘金娃娃’摆在那里”,3月7日,在黑龙江团,习近平指出,国有企业要“借东风”,激发内生动力,在竞争中增强实力。
习近平说,要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发展,向选好用好各方面人才要发展。要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分析指,中国高层冀以创新之“楫”,奋改革之“舟”。
热词二:绿色
今年,参加黑龙江团和青海团审议时,习近平着重强调了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习近平在黑龙江团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家园。
在青海团,习近平强调,一定要生态保护优先,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3月,习近平绿色发展的相关讲话、论述、批示已经超过60次。分析指,中国高层冀以绿色之“笔”,点发展之“睛”。
热词三:精准扶贫
湘西的十八洞村,是2013年11月习近平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地方。3月8日,在湖南团,习近平详细询问了十八洞村近两年精准扶贫进展情况。
“必须横下一条心,打赢脱贫攻坚战”。3月10日,习近平在青海团再次强调,脱贫攻坚一定要扭住精准,更加注重教育脱贫,更加注重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
有代表介绍,青海劳务输出过程中形成了“拉面经济”。听说现在青海有2.8万家拉面店,有18万人在全国各地从事拉面经营,不少人都由此成为了企业家,习近平对此表示肯定。
精准扶贫,不能制造“盆景”。习近平明确要求:“抓工作不能狗熊掰棒子,去过的每个地方都要抓反馈。”在湖南团,习近平透露了一个细节:他去考察过的这些地方,有关部门都派人进行“回访”,有的打招呼,有的不打招呼。看到当地是在认真抓落实,习近平说:“这很好。”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28次国内考察“路线图”上,有一半以上都涉及扶贫开发。分析指,中国高层冀以精准之“箭”,破扶贫之“靶”。(完)
专题:2016年全国两会